约3960字。
针对高三复习的无效性,有意识地进行研究性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高考复习中来,效果不错.
谈研究性学习在高考语文复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地址:江苏省淮州中学 方建明 邮编:223300
电话:0517-6182935 邮箱:jsfangjm@163.com
高考复习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富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试方法、心理因素乃至非智力因素于一体,而进入高三,语文复习面临着内容多、范围广、任务重、时间紧等一系列困难。传统的复习方法是以老师为中心,更多的时候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及时激发与开掘,而学生因个性差异造成的各种知识与能力问题也得不到根本解决。在训练过程中,如果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学实效将无法保证。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我们尝试将研究性学习运用到高三复习中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方式,一般由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自主择定研究对象、课题、内容、方法,独立实施研究计划,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基础是自主学习,核心是独立思考意识:独立提出问题,独立研究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将研究性学习方法引入总复习中,把一部分语文知识的归纳整理、语文能力的强化训练分解成各类研究性课题,交给学生选择、确定并分组研究,得出结论、引起讨论,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吸纳,让他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参与到整个复习过程中来,独立思考,分工协作,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事实证明,运用研究性学习使高考复习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三复习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高考复习必须按效率最优化原则选择对策,这个对策必须有普遍的优势,对全体有效。所谓面向全体,不是指面向一个笼统的班级,而是指承认个性,通过面向每一个个体 来实现面向全体。研究性复习由于其个性化特征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样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分析自己的需要,明确自己的方向,选择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成功中获得经验,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把整个复习过程变成一次次对知识的体验和对困难的征服,在过程中形成能力。从另一方面说,高三学生经历近三年的高中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开展初级研究的能力和独自研究的愿望;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已经进行过研究性学习的专门培训,这使得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不会再有技术上的障碍。同时高一、高二时的研究性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的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是学习的主人,他们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积极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进行研究。
二、高考复习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
具体的研讨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确定研究内容、深入展开研究、科学检测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