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90字。
06年江苏高考作文解析及考场作文点评
江 苏 秦 葆
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江苏卷作文题目是:
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解析]:在经历了“七年之痒”的话题作文之后,今年江苏高考悄然回归命题作文。06年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三年,作文题目有回到人间的感觉:相比于04年话题材料本身“灵动”有余、“沉稳”不足的“天上仙曲”和05年寓指内容臻于完美、痴人说梦的“童话世界”,今年的作文题目让人有了实在的感觉,切实降低了审题的难度,加之一改沿用了多年的话题作文,而采用命题作文形式,有“想走题都难”的效果,做到了让考生“个个有的写”。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比前两年都好:一是“人与路”这个题目,公平地给学生发挥的空间。《人与路》可实可虚,路,可以看成现实中人走在家乡路、上学路上等等的见闻、感悟,也可视路的比喻义:奋斗路、求学路、成名路、做人路、富民路,强国路、爱心路、宇宙路、升天路、失败路、成功路等等。所以,出题者给每个学生一份公平的责任田,人人有田可种,人人有材可写。二是有发挥写作能力的空间,出现层次感。人人有材可写,并不等于人人写得好,人人上档次,就因为人人可写,才更能拉开层次:你的选材的角度之独一,思维之创新,立意之深刻、布局之精巧、语言之功力,那才显出你的真本领。所以,与2004年《水的灵动,山的沉稳》相比,学生审题时少了一层虚若梦中、把握不准的迷茫,多了一层与现实生活零距离接触,有材可写的踏实。与 “凤头猪肚豹尾”上升到人生哲理相比,少了一层学生故作成熟的虚构:人生只能是“凤头猪肚豹尾”,这种完美的千篇一律的近乎于模板的人生模式完全框死了学生的思维,而今年的不加导向限制的《人生与路》给广大的江苏考生多了自我思想的空间和自我组材的自由,他们可以说按提示说鲁迅和出卷者启发用的观点,也可逆向着“路由不得人选择,由大环境决定的”之无奈,也可“谈路决定人才的样式”之出奇,还可说“走得人多了,学而优则仕行不通”之真实,还可写的“人决定路”之狂妄和豪迈,也可写成长路上亲情之深切……所以,从纵向看,今年江苏试卷作文题出得更成熟和理性了;三是文题切合了当代青年思考的问题——人生之路该怎么走;四是文题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
要写好“人与路”这个作文的关键是既要“走得进”,又要“跳得出”。“走得进”就是要深刻理解提示语的含义是“人与路”的关系;“跳得出”是要有自己的理解,不能被提示语所束缚。
首先,“人与路”可坐实理解。如有鉴于行人缺乏交通规则意识,可以谈“人应该怎样走路”;如有感于先进国家或城市井然有序的道路交通,可以谈“人应该如何管路”;如果谈“人造路”,则可以或侧重科学规划或落墨于奋力拼搏的精神或着眼于探究腐败的成因;等等。
其次,“路”宜抽象理解,可赋予“路”以象征意义和比喻色彩,这样,“人与路”就有了更深刻的内涵,我们的写作思路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