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修辞手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4/12 17:57: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340字。

  修辞手法
  一、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修辞
  比喻、借代、拟人、对偶、排比、对比、反复、夸张、反语、引用、设问、反问、顶真、通感、互文、双关
  二、 初中生应掌握的程度
  1、 明确各种修辞的概念并学会判别
  2、 熟练使用各种修辞
  3、结合语境,分析修辞的作用
  三、 各类修辞
  (一)比喻
  3、三要素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
  比喻词(标志比喻关系的词语)
  [区辨] 有“像”、“仿佛”、“似的”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1、对两种事物作具体比较的。
  例:小玲长得像她妈妈。
  2、单纯的想象。
  例:读罢《雷锋的故事》,我仿佛又回到了苦难的过去。
  3、表示猜度的句子。
  例:我觉得这人好像面熟。
  4、表示举例。
  例:这样的事情很多,像……
  (二)借代
  3、种类
  (1)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2)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 《故乡》
  (3)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4)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5)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4、借代和借喻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借代 都隐去本来要说的事物,而用其它事物来代替。 借代的事物与本体有关,借体和本体是相关关系。
  借喻 1、借喻的事物与本体无关,两者为不同的事物,喻体和本体是相似关系。
  2、借喻一般可以换成明喻或暗喻的形式。借代则不能。
  课堂随测
  判别下列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   (借喻)
  (2)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去上学去。     (借喻)
  (3)星空中银盘高挂。                           (借喻)
  (4)荷叶上的明珠晶莹通透,在上面翻滚着。        (借喻)
  (5)我家的红眼睛爱吃胡萝卜。                   (借代)
  (6)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借代)
  (7)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有“蜈蚣”……      (借代  排比)
  (三)拟人
  (四)对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