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冲刺阅读训练考前专题指导:用好长难句分析方法,巧解信息类文本阅读题
- 资源简介:
约4700字。
高考语文冲刺阅读训练考前专题指导:用好长难句分析方法,巧解信息类文本阅读题
分析近几年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理解题,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等类型题的答案要点都被放置在了阅读文本的长难句中。对大部分高考考生来说,分析长难句是件困难的事,遇到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句子形体长,有的长句甚至可以直接构成一个段落,考生读了后面的句子,就忘了前面的句子;第二,句子结构复杂,可能由不同类型的句群组合而成,考生在有限时间内难以整体把握其意思。
因此,只有熟悉句子的成分和结构,掌握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类型,有效运用长难句分析的方法,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阅读以及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阻碍问题。
一、识别主干,掌握长难句的基本大意
进行长难句分析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确定句子的主干。句子的主干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剩下的定语、状语、补语这些可以看作是修饰成分。只要能够正确分析句子各成分的关系,找出句子中隐藏的主谓宾,再分清楚修饰的成分,我们就能掌握长难句的基本大意了。
例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参与主体,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网络。
B.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余,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
C.青年在进入网络空间时首先应遵从“五不”底线,明确在网络中不能做什么。
D.“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
先找出A选项涉及的原文:“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通过分析各分句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这个长难句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从分句“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来看,句子主语是“其网络行为”即“青年的网络行为”,所以应当规范的是青年的“网络行为”,而选项A中强调的是“规范和管理网络”,很显然与原文的意思不符。
再找出B选项涉及的原文:“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前一分句的主干应是“效率的提高获得认知盈余”,后一分句的主干应是“拉锯战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