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抓特点析关系,写景诗句巧分析
- 资源简介:
约5710字。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抓特点析关系,写景诗句巧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诗家语”的理解是一大挑战,而其中写景诗句的理解鉴赏又是一个更大的难关.由于诗歌是古代文人墨客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对情与景的解读既需要学生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也需要学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然而,由于两者时代背景的巨大差距,学生有时很难融入其中,揣摩诗意,体会情感.因此,对于写景诗句的解读,教师可从写景的角度出发,从写景诗句自身的特点及景与景之间的关系出发,巧妙分析写景诗句的组合特点及其关系,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诗意的目的。
诗歌语言力求精练,所以古人写景不似现代白话文,惯用铺陈和修饰.如“溪流轻轻荡漾,两岸满是高过人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样一个句子,古人用“野花高过头,五彩芳菲色”或是“野花渐欲迷人眼,百般红紫斗芳菲”等句子就可以传达出同样的意思,且言简义丰。
古人写景力求简洁,因此,鉴赏时抓住景物的特点及其关系更有助于突破理解诗意这一难题.而此处的景即为诗歌中的意象,是熔铸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诗人围绕意象往往注重突出意象的特点,即借助形声色味、视听、远近、高低、动静、虚实等角度来展现意象的特点,丰富意象的内容.如曹操《观沧海》一诗中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六句,此处诗人眼中之景有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而水的特点两个字——“澹澹”,即水波摇动的样子;山岛特点也为两个字——“竦峙”,即高高地耸立;树木与百草此处互文,总写其葱茏繁茂;秋风即为萧瑟,洪波可谓汹涌澎湃.此为单一意象诗句之例,是意象及其特点的组合的诗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以及在诗人的眼里,世间之景又并不是单一的存在,往往通过叠加组合形成一幅整体的画面,即意境——由单个景物形象或多个景物形象组合而成.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杨花落尽子规啼”,其中的“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的叠加,营造出了花谢鸟悲鸣的凄凉意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几句,由几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