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朝阳学校2023年4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6240字。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朝阳学校2023年4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基础与运用。
1. 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国粹。学校京剧社团近期组织京剧爱好者去戏楼观看专场演出。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享誉海内外,有“国剧”之称。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它是由徽调(安徽的地方曲调)、汉调(武汉一带的曲调)为主,溶合昆曲、秦腔(陕西的地方曲调)和其他民间曲调特点发展而成的,_____。京剧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皮为主,所以京剧过去也称为“皮黄”。
京剧舞台艺术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治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当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
(1)观看演出前,社团团长为同学们介绍有关京剧方面的知识,下面的介绍文字中横线处应填写的语句是( )
A. 因此京剧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泛
B. 因此京剧并不姓京,不是北京地方戏
(2)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溶合”应写作“融合”
B. “治约”应写作“制约”
C. “犷”应读为“guǎng”
D. “薄”应读为“báo”
2. 同学们观看传统京剧专场演出后,纷纷写下了观后感,下面是王同学写的一段观后感,其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个句子是( )
A. 京剧已有200年历史,被称为是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B. 演员们的一招一式,行云流水,让我们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C. 京剧唱腔悠扬婉转,声情并茂;表演精彩绝伦,韵味十足;武戏文唱,引人入胜……
D. 我在深深地思考这些传统的戏曲家是怎么做到的呢?
3. 京剧形成于清代,清代文学艺术集封建时代文学艺术发展之大成。我们学过的《范进中举》就选自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_________》。
4. 请你阅读下面的介绍,结合语境解释“以假见真”一词在文段中的意思。
京剧具有虚拟性,京剧中的虚拟性是指以虚拟实,也就是京剧界常说的“以假见真”。首先是角色行为的虚拟。如上山骑马、行船、上楼、下楼、开门、关门、喂鸡、饮酒等行为动作,都是采取虚拟的方式表演出来的。另外在场面与时空上也是虚拟的。在京剧界,人们常说:“三四人千军万马,六七步万水千山。”再有就是精神气质方面的虚拟手法,即只要有利于人物的表现,可以使用真实生活不可能出现的动作、图景等。这种虚拟的艺术手法,使京剧的表演十分生动精彩而且传神。
5. 中国传统戏曲往往超越现实的束缚,以夸张和虚拟的手法,打破时空的限制。利用有限的舞台和简单的陈设,体现人生起伏、世事变迁,追求“得意而忘形”的艺术境界。下图是一座刚整修的传统戏楼,最适合张贴的对联是
A. 竹炉汤沸邀清客 茗婉风生遣睡魔
B. 千秋事业转眼过 万里江山咫尺间
C. 岸柳舒眉春雨细 山桃掩袖晓青烟
D. 花木清香庭院翠 琴书雅趣画堂幽
6. 下列选项中对语病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河文化激发出更大的活力,呈现出新的载体和形态。②由于刘白羽、刘绍棠、王梓夫等人的影响,使通州出现了“运河文学现象”。③在通州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学爱好者,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以运河文化为创作题材和汲取养分的源泉。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通州宋庄逐渐聚集了一批现代画家。④他们共同选择了通州大运河畔这块土地,生息创作,不仅深深影响了通州的艺术领域,还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这就是著名的“画家村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