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10字。详细地论述了语文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所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观点切中弊病,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该出手时才出手
——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化县星台实验中学 刘 辉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它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以其直观、生动、高效的特点,多角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在新课程改革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多媒体的作用也不是万能的。它并不能包办代替一切教学手段。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忽视其“辅助性”,使用不当,反而会有损于教学。结合这几年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应脱离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感悟。
随着不少制作课件的软件如Powerpoint、Aothware、3DMAX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利用互联网上更多的资源来为语文教学服务已成为可能。但如果课堂上教师过度迎合学生口味,一味追求新奇、刺激,只大量堆砌图片和音乐,大玩花样,就会流于形式,华而不实,从而导致学生脱离对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的品味,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如有的教师授《春》这一课时,先放了长达10分钟的“春日美景”欣赏,然后又是一首诗、一支曲子、很多幅美丽的图片,把一篇课文分割得七零八落,把学生搞得个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然后是对课文中的优美的语言、对文章精巧的构思来不及品味便匆匆下课;有的老师教《空城计》时,找到《三国演义》电视剧,先是欣赏主题曲,再把“空城计”这一集让学生看一遍,这一节课就了事了,对文中诸葛亮表现出来的智慧却没有引导学生去体味。其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却空空洞洞。”上这样的课,学生怎么会有收获?众所周知,语文课是以研究语言文字为本,“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永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是通过与文本对话,对语言进行品读、感悟、积累来获得阅读感受、培养语感的。课堂上被大量的声像文件充斥,学生怎么有时间和机会从优美的课文中得到浸润呢?
再者,如今网上关于一篇课文的视频朗读、音频朗读文件很多,很方便于在课堂上使用,很多老师便舍弃了在课堂上的范读,而学生也就缺少甚至失去了课堂上的朗读。这种做法是很不足取的。因为失去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对文意的领悟、对文境的体验是不深刻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再怎么先进,也代替不了朗读这种学习语文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合理利用网上资源的同时,也要突出“诵读”。通过“诵读”,读出“情”,悟出“理”,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从而深刻体悟文思、文气,培养语感。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堂。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应限制学生的形象思维。
多媒体能够运用声像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把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特别是学生所欠缺的那些经验情境,多媒体更能收到“百闻不如一见”的良好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凡事皆有个“度”,过度则会适得其反。一些意味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