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90字。
《乡愁》说课稿
乐清虹桥实验中学 郑建萍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诗歌是我国文学园地里一朵盛开的奇葩,五彩缤纷,长盛不衰,它历史悠久,在我国妇孺皆知,老少都爱。新教材在九年级下册开篇安排了一个新诗单元,所选的六首诗都是现代诗歌中爱国思乡的名家名篇,蕴涵着诗人深沉而炽热的情感,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
《乡愁》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代表作,它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又代表着漂流到台湾的千千万万的游子的思乡情怀,诗人不落俗套,构思独特,借助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又以时间的发展来绾合意象,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无尽思念。
2、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 “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对乡愁有自己的体验,但毕竟缺乏那种人为阻隔,有国不能归,有家不能回,有亲不能探的撕心裂肺的痛的情感体验的现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文本,根据学生具体实际唤起学生内心的情绪。
基于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对学生实际的考虑,本文教学可设置以下几个目标。
①、知识能力目标: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抓住诗中的艺术形象来赏析诗歌的能力。
②、思想目标: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展开联想,感受诗人浓浓的思乡情。
[教学难点]:体会本课运用独创的诗歌形象来表达主题的特点。
二、说教法: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着淡淡哀伤情思的美文,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采用欣赏,诵读,创设情境,迁移训练等方法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