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体育单招高考语文复习:词语运用
- 资源简介:
约6080字。
词语运用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规定: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在考试中包括:①辦析同义词。同义词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其侧重点不同.含义也不尽相同。②辩析成语熟语。考查重点是那些常见但又容易用错的成语熟语。③辨析虛词。正确使用词语须掌握以下基础知识:词义、词性、词的感情色彩、词的轻重程度等。
【考情分析】
词语是一个传统考点。在近几年的语文试题中,分值、考查形式稳定。
【知识清单】
一、正确使用实词
要正确使用实词,应熟练掌握与词语相关的基本知识,如词性,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可从把握词语的意义、词语的色彩、词语的用法人手。
(—)把握词语的意义
注重三个方面:
1.词义的范围。要把握词义的范围大小,比如“边疆/边境”,都指“靠近国界的地方”,“边疆”可以包含“边境”以外的地方。
2.词义的轻重。要把握词义表达的轻重,比如“极力/竭力”,后者比前者的意思重。
3.词义的重点。要把握词义表述的重点,比如“温和/温柔”,前者偏重于态度,后者偏重
于性格
(二)把握词语的色彩
注重两个方面:
1感情色彩。注重把握词语表达的感情色彩,比如“鼓劢/煽动/动员”,“鼓勋”是褒义词,
“煽动”是贬义词.“动员”是中性词。
2. 语体色彩。注重把握词语体现的口语 书面语色彩.比如“头颅/首/脑袋”“头颅”“首”是书面语,“脑袋”为口语,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三)把握词语的用法
注重三个方面:
1.适用对象。注重词语适用的对象,比如“生日/诞辰”,前者适用于普通人,后者适用于有名气的人。
2.搭配关系、注重词语本身具有的习惯性搭配问题.比如“提高/提升” 前者多与“水平,技术”“工作效率”等搭配,后者多与“职位”“等级”“设备”等搭配。
3.语法特征。注重分析词语的词性,可从语法结构的角度分析.比如“品味/品位”。前者
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后者只能是名词。
二、虚词辨析
对虚词的考查主要是对虚词的表达作用及语法意义的把握,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副词和助词。具体可从以下儿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辨析意义
如“逐步/逐渐”,两个词语都表示事物发展的渐进过程。但“逐步“指一步一步地发展,有
很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有计划的行为;而“逐渐”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事物的变化。
(二)把握词性
如“除了/除非”,“除了”是介词,表示不计算在内,如“除了小一点儿以外,这房子还不
错”,“除非”作介词时,相当于“除了”:还可作连词,表示唯一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