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5
- 资源简介:
约2550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 文 年级 高 一 学期 春 季
课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本词,读懂诗歌,读出诗情;
2.深入赏析本词,明确结构,探究手法;
3.拓展同类阅读,归纳怀古诗创作的基本规律,学会赏析怀古类诗歌。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读出诗情;
2.深入赏析,探究结构和手法;
教学难点:
归纳出怀古诗创作的基本规律,学会赏析怀古类诗歌。
教学过程
导语: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凝聚着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丰富内涵的六朝古都——金陵一直都是文人墨客们的垂青之地,也因此留下诸多氤氲着浓郁的思古幽情的诗歌。
金陵怀古,诸公寄调于《桂枝香》者三十余家,独介甫最为绝唱。
———杨湜shí《古今词话》
“王介甫只此一词,已足千古,其笔力之清道,其境界之朗肃,两宋名家竟无二手,真不可及也!” ——周汝昌
那么,为何王安石可以凭借“只此一词”而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文本,品味赏析。
一、知人论世
1.识作者,知背景
王安石(1021-1086),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此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作者带着对时局的满腹忧虑,登金陵有感而作。
2.解文题
①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首见于王安石此作。
②金陵怀古:词的题目。
③金陵:今江苏南京。为六朝古都所在;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为歌咏古迹的诗题)。
二、诵读品赏
【学习任务一】粗读:通文句,明诗意。
1. 读通文句,读出节奏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