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00字。
科技文阅读导与练——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四川省资中县第三中学李由富
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今年全国卷Ⅲ第二大题考查的是科技含量较高的科技文阅读,共3道题,每小题3分,共9分。考查内容包括句子意思的理解(第5小题)、信息筛选(第6小题)和思想内容要点的归纳概括(第7小题)。下面着重谈谈如何快捷准确地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以2005年全国语文高考卷Ⅲ(云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用)为例)。
1.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1)我们拿到试题后,不要急于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2)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2.推敲题干,寻找筛选依据
筛选信息特别要注意筛选依据,筛选依据主要体现在题干和文段中的有关原句上。例如2005年全国语文高考卷Ⅲ(云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用)第6题的题干是:“从上下文看,以下对这次‘人机大战’特别引人注目的原因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题干有两个要点:(1)“‘人机大战’特别引人注目的原因”,特别是“特别”二字。(2)要“从上下文看”。
在认真审视了题干后,我们还要认真审视题中的每一个选项支,以便迅速锁定阅读区间,找准与试题选项相对应的“原句”,这既是筛选的依据,也是筛选的关键。例如:我们在做第6题时,通过认真审视题干后,把阅读区间锁定在第一自然节和第三自然节,通过分析得知,B、C、D三个选项的表述都能在第一自然节中找到依据,而A项的表述“人跟计算机进行国际象棋比赛尚属首次,所以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