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00字。
高考作文训练第二十一周 情感表达
李昌梅编
《考试说明》要求:作文要“情感真挚”。感情真挚,就是要写出自己最实在的感受,就是要通过细致入微的叙述、描写,让读者也清楚而又真切地感受到你的这种情感。因此,感情真挚的
前提有两个;一是主题材料的选用,一是表现手法的运用。
1.主题材料情感丰富
眼光面向现实生活,着眼于人情伦理。沙里淘金,从细小处发掘,突出材料的情趣性、生动性或沉重感,能够让人在精神上产生触动。不一定非得写“美好”,“丑恶“也可以写。生活是丰富的,有歌声也有眼泪,有忧愁也有欢乐,有友谊也有不满,广泛联想,定能找到适当的落笔点。
2.运用心理描写或其他手段细致刻画
有了材料只是有了“米”,它还停留在自己欣赏的基础上,要想做成“饭”并且得到大家的认可,还须“巧为”之,这就要考察你的叙述、描写功底了。一般地讲,情感的表达,越细致、越具体,效果越好;同时,在必要的地方,加以议论抒情,渲染一番,强调一下,效果更好。
1.选择恰当材料,表达真实诚挚的感情。
2.运用各种抒情方式,充分表达感情。
3.会写抒情文章。 题目1:以“牵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情感丰富,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 ⑵字数不少于800字。
题目2:自选一个话题,写一篇抒情性文章。 要求: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言。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牵挂”是一个饱含感情的文题。人是社会性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无法割断的情丝,这一切都由牵挂联系着,亲情、爱情、友情,哪一种都是沉甸甸的,都在等着你去挖掘、展示。
文章情感真挚,需要语言来体现。同是一个事件,有情感则激荡人心,无情则干巴枯燥;议论也是同理,在说理中加入感情,议论就容易令人产生共鸣。有情感的语言,没有一定的规则,它源自作者对写作对象的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