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55
- 资源简介:
约3870字。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一、授课时间:
xx月xx日
二、授课班级:
高一(一)班
三、授课类型:
讲授课
四、文本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章中国古代记叙散文部分,古代记叙散文或是记叙古代各国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是记叙杰出人物的英雄事迹,文章结构严谨,叙事曲折委婉。面向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是叙事散文名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五、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义,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左传》的叙事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分析主要人物的语言艺术,学会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的思考方法,理解文中重难点语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培养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六、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贰、军、鄙、陪、敢、济、肆、阙、与”等词语。
2、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特点与方法
3、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八、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九、教时安排:
2课时
十、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电视剧《东周列国》中烛之武退秦师的片段节选,引导学生仔细观看,播放结束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看了老师给大家播放的视频,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鼓励同学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视听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一进行点评,适时总结,并借此引出本科课题,顺势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聆听名家范读,并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2)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而理清文章思路。
①秦晋围郑,千钧一发(开端)
②郑伯求贤,临危受命(发展)
③夜访郑伯,说退秦师(高潮)
④晋侯权衡,率师离郑(结局)
3、精读课文,深入研讨:
(1)第一自然段“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的一句,语速要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后一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注意断句。“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 “驻扎”讲。
提问:本段仅2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