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5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6/29 21:01: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830字。

  初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2)在教师的引导下诵读、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学习文章详略得当,一波三折的叙事技巧。感受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感受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法与学法
  诵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提要勾玄、批注等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疏通文意,自学探究;积累字词,整理笔记。
  【教学步骤】
  一、自主学习
  1.通读原文1~3遍,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整理文言现象。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左传》、春秋五霸、晋公子重耳之亡、秦晋之好、郑楚结盟等与课文相关内容。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内容。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提出问题。
  (设置以上自主学习环节,便于教师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言文,准确了解本班学生文言文板块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立足于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习惯,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
  二、自学成果展示
  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相互评价。(设计以上环节是为了督促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好习惯。)
  参考提示: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例句)
  (一)名词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表处所,在东边)
  2. 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