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外延伸阅读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8330字。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外延伸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赏析课外延伸小说,深入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幽默讽刺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体会和拓展幽默讽刺的具体手法(夸张、重复、反语、对比)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1.课前发放阅读材料,提前阅读。
2.课堂上以学生阅读探讨为主体。
3.分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讨的学习品质。
教学具体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运用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塑造了一个迂腐可笑、腐朽落后、害怕变革、腐朽丑恶的别里科夫形象。平凡的故事反映了深刻的思想内容,表现了有重要意义的主题。今天我们通过课外文章,一起学习探讨这种幽默讽刺的手法,看看作家运用幽默讽刺的具体手法有哪些?
二、学习《在别里科夫追悼会上的讲话》,体会反语的讽刺手法。
(一)问: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或贬斥的效果。《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文中讽刺的手法有哪些特色?
学生讨论后确定答案
1.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
2.含蓄地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也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刻画入木三分,暴露批判了他腐朽丑恶的灵魂。
(二)阅读《在别里科夫追悼会上的讲话》,讨论文章使用的讽刺手法,并在文章中找到不少于三处例子。
明确:反语的手法。反话正说,把一个保守、反动、胆怯、怕事的别里科夫“美化”成一个坚持原则、遵守国法、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爱国斗士,用一系列赞美褒扬乃至讴歌的语言,写他卑琐胆怯的“伟大”事迹和“光辉”形象,让人读后忍俊不禁。
三、 学习《小公务员之死》,体会重复和渐进的讽刺手法。
(一)阅读《小公务员之死》,分组讨论文章使用的讽刺手法,并在文章中找出例子。
明确:这篇短篇小说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了重复和渐进深入的描述技巧。小说的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向长官前后进行过多达六次的“道歉”,而且一次比一次显得卑怯与悲戚。这种重复、深入的笔法对人物性格的精心塑造与对其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