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58
- 资源简介:
约3890字。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点,包括实词,虚词的用法,句法知识,古文化常识等,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体会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分析人物说理的思路和技巧。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1. 积累文言知识点,包括实词,虚词的用法,句法知识,古文化常识等,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体会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分析人物说理的思路和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战争的最高境界: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在波诡云谲的春秋时期,烛之武就是运用谋略,成功运用了离间计,瓦解秦晋联盟,保全了国家。今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的缤纷世界。
二 必备知识链接
1.关于《左传》
(传--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面貌,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很有价值的文献。
2.拓知识
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通史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的《春秋》、“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③《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
[伴读] ③就是我们常说的《左传》,也叫《左氏春秋》。
国别体
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战国策》等。
纪传体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记》、《三国志》等。
3.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