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教学设计13
- 资源简介:
约3920字。
《哈姆雷特(节选)》
学习目标:
1.理解作品中蕴含的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深切关怀,把握作品的悲剧意蕴。
2.通过创作演出本的活动深入了解戏剧作品,欣赏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的设计内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品中蕴含的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深切关怀,把握作品的悲剧意蕴。
2.通过创作演出本的活动深入了解戏剧作品,欣赏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的设计内涵。
课前学习任务
1.通读《哈姆雷特》剧本,了解故事中主要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
2.阅读过程中,重点关注作者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戏剧冲突设计上的特点。
课上学习任务
【环节一】制作戏剧冲突导图
【环节二】添加角色的内心独白
【环节三】补充台词批注
戏剧冲突与人物形象的双向建构
——《哈姆雷特(节选)》
同学们好,今天让我们一起进入到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哈姆雷特》节选的学习,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尝试为这一片段创作一台演出本。
同学们可以将教材翻到43页,看到我们的单元学习任务,对演出本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演出本又叫台本,是经过处理补充适当的内容之后,作为演出依据的剧本。
今天我们来尝试为《哈姆雷特》的这个节选片段,创作一台演出本。我们的演出本,需要同学们在阅读完文本的基础上,来补充制作以下三项内容。
一、制作戏剧冲突导图,让读者能够在进入这片段之前,更方便地了解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
二、添加角色的内心独白。舞台和剧本不同,舞台上当一个角色在说话的时候,其他的角色不是默然不动的,而是需要做出相关的反应的。那么,他们应当呈现出来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感状态呢?
三、补充台词批注,为表演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去做一个提醒。
那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及其相关作品吧。
莎士比亚,华人社会常尊称他为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里,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他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
他的代表作品大家也可以记录一下,四大悲剧:《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和《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的语言博大深刻、富于诗意。据统计,他剧中所使用的词汇量高达29,000多个,远超同时代的其他作家。莎士比亚的精湛的语言,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令人惊叹地表现出了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对于时代精神的理解。
在正式进入课文以前,我让大家把《哈姆雷特》的整个剧本大致通读,粗读了一遍。唯其如此,同学们才能够更好地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