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学设计48
- 资源简介:
约5070字。
1.教学内容分析
《祝福》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是一篇经典的名家名作。鲁迅先生眼光犀利、思想深邃,《祝福》中所传达的封建礼教对人的戕害对于高中生来说比较难理解。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人物分析入手,重点是掌握从外貌描写中的细节部分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祥林嫂形象前后的变化,在强烈的对比中引出对主旨的探寻。本次30分钟的教学主要集中在从外貌描写中的细节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以及生存状态。
2.学习者分析
1.知识储备:学生经过初中阶段以及必修上册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分析人物的基本方法,但分析大多浮于表面,缺乏对细节的关注。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生经验和阅读体会,思考逐步全面、缜密,但对于他们而言深入挖掘文本中体现的思想内涵仍具有难度。
2.学习心理:高二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活跃,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和对新知识的渴望。记忆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不断增强。
3.学习目标确定
语言建构与应用:通过接龙的形式对生字词掌握情况进行检查,丰富语言积累。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梳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审美欣赏与创造:通过对三次集中对祥林嫂外貌描写中的细节进行分析,推断出人物的形象以及生存状态,提升文学鉴赏能力、文本解读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对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初步感受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对故事情节进行梳理。
难点:从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分析出祥林嫂的形象以及生活状态。
5.学习评价设计
首先通过接龙时学生的表现,判断出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其次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回答问题的质量判断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最后通过作业的检查,判断学生对方法的掌握情况。
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检查生词,概括情节
教师活动1
一.导入
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写到“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但在《祝福》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个人在大雪纷飞中悄然离世,最终也未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她是谁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同开启今天的学习。
二.检查生字词
好同学们,在早读的时候我们已经将文章通读了一遍,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字词的识记情况。
寒暄 渣滓 唾弃
送灶 炮烙 蹒跚
陈抟 窈陷 一瞥
朱拓 草窠 驯然
荸荠 蹙缩 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