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30字。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盐城市盐都区凤凰桥实验学校 李全慧
邮编:224001 电话:1385105310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陈述发言,态度庄重而诚恳,语言简洁而得体,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2、学习申奥陈述发言的艺术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进行自由阅读。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在独立研究、合作学习中释疑解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陈述发言,了解中国政府对北京申奥的态度,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从而培养学生激发学生热爱奥林匹克,热爱北京的感情,树立国家荣誉感,发扬奥林匹克精神。
二、教学设想
重点、难点:
1、语言简洁而得体。
2、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教学突破: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明确目标
(二)教学流程
1、情趣导入
北京时间2001年7月13日晚,莫斯科,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当萨马兰奇宣布北京申奥成功的一刻,中国代表团成员们兴奋欢呼,每一个守候在电视机前的中国人也都无比激动。在这之前,有七个人代表中国为北京作了申奥陈述发言。这里节选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和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两人的陈述发言。(板书课题、作者)
2、揭示学习目标:
3、课前热身
奥运会:奥运会是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因古代希腊人常在奥林匹克举行体育竞技,1894年的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一届于是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以后每四年一次,在会员国的某个城市举行。
李岚清:1932年5月生,江苏镇江人。1993年起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1997年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何振梁:1929年生,浙江上虞人。1981年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1985年起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同年当选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1989年当选中国奥委会主席,并当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曾任国际奥委会大众体育委员会副主席。后任国际奥委会委文化委员会主席。
背景:2001年7月13日晚上,在投票表决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前,北京奥申委按规定程序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做最后的陈述,课文是八篇陈述发言中的两篇。
4、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对话 1: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