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教学设计14
- 资源简介:
约5340字。
哈姆莱特(节选)
核心素养:
(1)体会莎土比亚悲剧的特点。
(2)分析戏剧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1)抓住人物关系,理解人物性格。
(2)反复朗读,仔细揣摩,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品味人物诗化的语言。
教学难点:
深入品味欣赏哈姆莱特身上蕴涵的人性魅力及剧本的悲剧力量,了解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流露的人文主义思想。
教学思路: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多读,多思考,多交流,多展示,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能通过合作学习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教学步骤:
课前活动:
1.查字典、词典掌握生字词;
2.阅读课文及注释了解《哈姆莱特》的故事情节,试背诵哈姆莱特独白“生存还是毁灭”一段。
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莎士比亚。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导语设计之一:“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文艺复兴运动在英国的发展几乎已经达到了顶峰,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人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杰作。讴歌人,赞颂人性是文艺复兴的从未偏离的核心思想。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节选)。
导语设计之二: 当人们提及经典名著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有一种敬畏之心,敬其恒久的艺术魅力,畏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其实,如果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品读,就会发现名著距离我们很近。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名著,深入名著,欣赏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哈姆雷特》,“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让我们一起寻找我们自己心中的哈姆莱特。
任务活动一 检查预习,自主完成
1.请同学介绍作者莎士比亚。
明确: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剧作家、诗人。代表作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所有戏剧家的作品。
2.请同学简单介绍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