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学设计49
- 资源简介:
约5680字。
祝 福
鉴赏任务:
1.要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作者写作发表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
2.研究小说的故事情节、线索结构怎样为创造形象,表达主题服务的。
3.理解人物与环境会互相作用:环境对人物性格和命运起到的强化作用,并展示世态风情。
4.认真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对有关描写方法的研究,剖析人物,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深入领会小说的思想和艺术。
5.欣赏小说的语言,注意语言运用的技巧,以及在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渲染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第一课时
理清人物关系,概括故事情节
一、激趣导入
看到“祝福”这个标题,你会想到什么呢?小说以“祝福”为题: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密切相关,但是,主人公祥林嫂的生命却在一片喜庆的祝福氛围中结束了!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啊?让我们跟随鲁迅先生的文字去了解祥林嫂的人生吧!
二、课前预习检查
(一)知人论世(由学生介绍)
1.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2.写作背景
《祝福》发表于1924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而辛亥革命后,旧中国农村的黑暗是空前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赶跑了皇亲,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她们更是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难以想像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妇女解放运动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祝福》应运而生。在小说中,鲁迅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
(二)扫除文字障碍,弄清字音词义(学案)
监生朱拓间或不更事新正怔怔牲醴歆享
瘦削炮烙银镯子烟霭蹙缩桌帏编纂渣滓
俨然∶
讪讪:
怔怔:
怨府:
沸反盈天:
三、研读文本——理清人物关系,概括故事情节
(学习任务一)
全文涉及多个人物,为文中的人物画一个关系图。(展示学生的人物关系图)
明确:主人公:祥林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