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教学设计29
- 资源简介:
约2730字。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读节选部分,理清老人与鲨鱼5次搏斗的细节;
2、赏析人物形象,分析作者使用内心独白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3、理解小说“冰山理论”,赏析文本语句,感受海明威的语言风格;
4、借助象征意义,理解小说主旨。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954年瑞典文学院授予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由于他对叙事艺术的精通,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作《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他对当代文风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人与海》,感受外国文学经典的魅力。
二、作者简介
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父亲是医生,酷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母亲爱好艺术。 受父母影响,他从小热爱大自然,爱好音乐和绘画。
大事件年表:
1917年,拒绝读大学并在《堪城星报》(Kansas City Star)当记者,正式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1918年,辞去记者职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视力缺陷在红十字会救伤队担任救护车司机,在意大利前线目睹了战争的残酷,1918年7月8日,在输送补给品时受伤,把意大利伤兵拖到安全地带,被意大利政府授予他银制勇敢勋章。
1937年至1938年,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波于西班牙内战前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记者随军行动,并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
1944年,海明威随同美军去欧洲采访,在一次飞机失事中受重伤,但痊愈后仍深入敌后采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获得一枚铜质奖章。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爱达荷州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62岁。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1926)《永别了,武器》(1929)《丧钟为谁而鸣》(1940)《过河入林》(1950)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2)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1932)
任务一:梳理情节
1、通读节选部分,按照表格内容,理清老人与鲨鱼5次搏斗的情况。
攻击者 数量 老人作战工具 结局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确】
攻击者 数量 老人作战工具 结局
第一次 灰鲭鲨(p73-74) 1 渔叉、绳子
老人杀死灰鲭鲨,
失去渔叉和所有的绳子,大马林鱼肉被咬掉四十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