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同步练习39
- 资源简介:
约6260字。
10.《苏武传》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对《苏武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武深明大义,出使匈奴。虽然汉与匈奴的关系一向不好,但当汉武帝派他出使匈奴当和平使者时,他高兴地以中郎将身份持节前往。
B.苏武个性刚烈,义不受辱。他听到张胜和虞常的阴谋,意识到此事要祸及到国家的荣誉,于是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欲要以死殉国。
C.苏武威武不屈,拒绝投降。面对剑斩虞常的紧张局势,面对张胜投降后势单力薄的形势,面对卫律手中两次举起的剑,他始终不为所动。
D.苏武不慕富贵,坚持正义。当卫律炫耀自己投降匈奴后的种种富贵时,苏武不屑一顾;当卫律劝说威胁苏武时,苏武大骂其卖国行为。
2.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史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苏武传》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中的“三径”,是西汉蒋栩的典故,是隐士住处的代称。
C.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D.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等,降级叫迁削、 迁谪、左迁等,平级转调叫转迁等。
B.唐朝诗人李贺,其父名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按封建礼教,李贺应避讳,不得应“进士” 试,韩愈愤然为其作《讳辩》一文以鸣不平。
C.《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涉及的出使礼仪有九宾礼、 献璧等。《苏武传》中涉及的出使礼仪有持节等。
D.古代官吏年老请求辞职退休,叫“乞骸骨”“乞”是“求、讨”的意思。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4.下列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临时充任。(《苏武传》) 愿大王少假借之:宽容。(《荆轲刺秦王》)
B.宁许以负秦曲:使…… 担负。(《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贪,负其强:凭借,倚仗。(《廉颇蔺相如列传》)
C.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面对。(《鸿门宴》)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判处。(《苏武传》)
D.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牵、拉。(《廉颇蔺相如列传》)
5.下列古今异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表示整个一年,泛指岁月。)《苏武传》
B.皆为陛下所成就。(取得的成绩。)《苏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