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教学设计5
- 资源简介:
约7220字。
统编版本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老子》四章教学设计
课题 《老子》四章 单元 一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习
目标 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3.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
核
心
素
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作家作品知识,文言文相关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本篇课文的主旨寓意 。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老子的辩证思想,注意区别对待思想中的消极因素。
重点 积累文中重要文言文知识。
难点 积累作家作品知识,文言文知识等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先秦诸子中,有一个人,很有神秘感,传说他母亲怀了八十一年的身孕,才从腋下产出他。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在周王室担任过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后来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骑青牛过函谷关时,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便出自此书。
创设情境
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带着情境,走入本课
讲授新课
一、文化常识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写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在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究底,对知识非常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老子经常观察目月星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