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同步练习19
- 资源简介:
约6420字。
7.1《短歌行》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无适俗韵适:适应
何时可掇掇:拾取,摘取
B.枉用相存存:生存
桃李罗堂前罗:罗列
C.守拙归园田守拙: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绕树三匝匝:周、圈
D.契阔谈䜩契阔:久别重逢
山不厌高厌:满足
二、选择类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厌高 (讨厌) 绕树三匝(周、圈)
B.契阔谈讌(同“宴”,宴会) 周公吐哺(食物)
C.对酒当歌(应当) 何时可掇(拾取、摘取)
D.鼓瑟吹笙(弹) 但为君故(但是)
三、情景默写
3.在横线处补写相应内容。
(1)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既是运用比喻又是运用典故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 , 。
(2)《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山村安静祥和的句子是: , 。
(3)杜甫在《登高》开篇写登高见闻,以“ , ”两句描绘出一幅精美的图画,视觉、听觉融为一体,天、风等六种意象自然成对。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里,毛泽东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两句是:“ , 。”
(2)曹操的《短歌行》中的“ , ”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3)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 , ”。
四、句子默写
5.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山不厌高, 周公吐哺, 。(曹操《短歌行》)
(2)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江山如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王珪曰:“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