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同步练习27
- 资源简介:
约6950字。
8.2《登高》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杜甫的那首《登高》就是在奉节居住下来以后写的,居高一吟,至今让人回肠荡气。
②没有昭君出塞,就没有汉朝和匈奴那五六十年的短暂和平,就不会有双方互不侵犯的城下之盟。
③杜甫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对百姓的苦难往往感同身受,发为歌吟,家国之痛与个人的悲哀也就融为一体。
④唐代诗人辈出,灿若晨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就是杰出代表。
⑤年轻人“恶搞”杜甫画像,拿名人大家开涮,这种穿凿附会的做法不得不令人担心,随意拿名人消遣娱乐,久而久之,会失了分寸,辱没传统。
⑥李白和杜甫是唐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风格迥然不同。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②⑤
2.下列诗句中都有“猿”这个意象,它们所含的意蕴与《登高》首联中“猿啸”相近的一项是( )
A.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C.清猿幽鸟遥相叫,数笔湖山又夕阳。(林逋《湖山小隐首(其一)》)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端倪,盛唐之后开始全面形成。王昌龄的《诗格》甚至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文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