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江苏高考作文评论集萃及例文推荐

作者:张而(zxfzdz)  时间:2007/6/9 9:04:32  来源:会员整理  人气:10222
  【命题展示】
2007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请以“怀想天空”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点评集萃】
一审题构思指导
  命题者以“天空”为思维中心,给所有考生作文构思的起点与构思的方向,也给考生以构思的自由空间,改变了考生具有定式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开启学生创造的闸门,让考生的创造思维自由驰骋。
  从题干所提示的内容来看,作文又应扣住其比喻意义来构思,即:在人生、社会、历史中所处的空间。考生需要注意到考题中重点词语不仅只有“怀想”,之前还有定语“怀想”。是要考生写遥望星空时所产生的积极的幻想或思索。可以和感叹人生结合起来。短语性的题目较为复杂,但共同点是必须找出重点的字眼.一般来说,这些重点性的字眼或是限制语或是动词。这道题目对考生的思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考生对“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的理性分析与认知程度将是决定作文高下的关键。
  文章构思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1从个人与群体的位置关系考虑。这种构思可涉及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他人在自己心中的位置。
  2可将“天空”理解为人生目标,写为实现目标的奋斗过程。
  3. 天空是无限繁华多彩,每种选择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构思有点类似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作文。
  4. 在人海茫茫中,能够拥有一片天空,便能带来一份安适。可这种安适往往也能局限人的视野,束缚人的意志。若安于一小片天空,心便也就老了……
  5. 可将人生理解为寻找合适自己的天空,只有适合自己的天空,才能成就非凡,高估或低估都会带来遗憾。
  出自  bbs.3hj.cn,本贴地址:http://3hj.cn/bbs/viewthread.php?tid=106931
g3zk+s Q:D,o5W二 写实和立意新易得高分 (金陵中学特级教师喻旭初)&G}O"F+w+Ln@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题目比较大气,也比较灵活,考生不大会走题。题目中的天空可以指大自然的天空,也可以指生活的天空、历史的天空、心灵的天空、爱的天空等等。文章可以叙述一个心存大志的人,写成记叙文;也可以论述宇宙无限,人生有限;还可以围绕题目,书古论今,把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写成优美的散文。写实、立意新的作文比较容易得高分。$l"}3Dl,?8^#y^三展示才气大有空间.m} (栟茶中学特级教师于树华)
  “怀想”有怀念、回顾的意思。“天空”,本义指地面以上很高很远的广大空间,但这里的“天空”可以激发人联想到很多。它可以说是心灵的天空,容量相当的大。可以写自己在逝去的岁月里奋斗的往事——自己“飞翔的天空”。也可以浮想联翩,想到中国探月飞行即将登空,想到青年一代的神圣责任。天空又是“天堂”,怀想天空还可以想到死去的亲人、朋友、英烈……总之,这个题目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才气。 
  四 偏重哲理和思辨hn rJ4?qG-A2rD  (姜堰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潘双林)
  今年题目着重体现天空,包含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哲理和思辨性的东西多一些。怀想天空,考生可以描写对过去美好东西的追忆,及对未来生活的畅想,体裁选择记叙文更稳妥。如果再加一些思考性的内容,就更容易出彩。五入题的切口很关键. (张义谦)
  约束很小,思维天地宽,可从虚到实,也可从实到虚,"天空"的概念可以是无限的.可以是自然,可以是理想,可以是人生,可以是生活,可以是自我,可以是他人……题材可大可小,可远可近;文体可写记叙文,也可写散文.不过写议论文较困难。是否在有意落实何永康教授的文体意图?底蕴深的考生更占有优势,但容易写得虚空.入题的切口很关键.
  转载请注明出自  bbs.3hj.cn,本贴地址:http://3hj.cn/bbs/viewthread.php?tid=106754
六明显偏向新教材
  我期盼:有一种题能激活考生五彩缤纷的世界
  “怀想天空”的题目源自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个专题“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其提示语源自该专题的专题寄语的关键词,其关键词分别为“无穷”、“浩渺”、“深邃”、“新鲜”。这一专题的文章分别是《逍遥游》、《兰亭集序》、《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我为什么而活着》。所以,“怀想”二字绝对不仅仅是“怀念”的意思,它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怀”是“怀抱”、“胸怀”的意思。简单地说,“怀想”就是“心中想”。如果取字典上的意思,当然对,不过思维太逼仄了,与提示语“引人遐思,令人神往”也不符。所以,判断一个作文题好不好写,首先要认真审题。 
  其次,该作文题给了江苏的广大师生一个强烈的信号:作为人教版教材高考的最后一年,势必承担着承前启后的任务。老教材几年来几乎每个毛孔都考过了,没什么题可出了,而新教材只有几个地方几所学校在实验,其文本为高考的出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年的江苏作文题明显偏向新教材,这显得不够合理,和江苏2008高考方案一样,有种“不顾一切”的冒进主义。高考是选拔人才的,既要测出水平又要保持公平,如果为了“推进改革”而牺牲公平,这样的命题方向实际上降低了改革的合理性。这是题外话。
  再回到这个“怀想天空”的题目上来,好多网友说江苏的题不好写,有监考老师也悲天悯人,说学生没有写“怀念”,偏题了。其实,这是没有认真读题产生的误解。我想,江苏评卷时绝对不会这样的。这个题目到底难不难?我说,如果关注一下新教材,再作考前的适当点拨,思路还是很开阔的,如果眼睛只盯着“天空”,如果不注意提示语的作用,如果一味地去仿作、套作,而不切实地读点书,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该题确实很难,难就难在不能化大为小,不能由空到实。从考场情况看,好多考生非常匆忙,似乎来不及作答。
  有网友提到去年的“人与路”,我认为去年的“人与”二字是多余的,本是支配关系,两者间偏要加个“和”,显得不伦不类,大约命题者是想告诉考生“不能写动物的路”,这种“体贴”似乎表现出命题者的某种偏执的心态。今年的作文题总体说,比去年有进步,最起码题目本身因为提示语的到位让人理解时不会有太大的误解。但是为命题者所始料不及的是,网上的好多网友(包括语文教师)竟然理解偏了。看来拟一个好的标题确实不容易,弄不好“凤头”就成了“猪头”。所以我想,既然去年的题目已颇遭诟病,今年的命题者为什么还要“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呢?在作文命题上,江苏的命题者还确实有点偏执。
  总之,江苏作文题的方向是对的,让广大语文老师明白了一个道理:要踏踏实实地教好课本。你想,连作文题都能从课本中来(去年的《人与路》也一样),还有什么题不能从课本上来呢?从这个意义上讲,南通北三县高考语文总体成绩高,是完全符合逻辑的,因为他们特重视课本教学。不像南通南三县,高一、高二的期末调研测试,有的县市居然拿高三模拟题来测试学生,我不知道教研员到底在“研究”什么?

文章评论

共有 3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