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试题评析及复习建议
作者:xiebiquan 时间:2007/10/31 17:07:3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108
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湖南卷总体特征为:朴实平易、典雅厚重。其命题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思维方法、表现形式符合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课程性、课堂性和评价性,较好地反映了实际的语文教学状况。具有题量难易度适中、区分导向性清晰、继承创新性连贯的特点。是一套在选拔人才、引导教学、推进评价等方面获得了较好印象的试卷。
二、全省考生得分情况综述如下——
依据相关资料统计:试卷总分150分,省人均分87.55其名次如下:文学类现代文赏析第1位,作文第2位,科学类现代文阅读第3位,语言知识及运用第4位,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第5位,文学类现代文阅读第6位,文言文阅读第7位。
三、给2008年备考师生的启示——
启示一:主观性试题得分率较高。14分的赏析文 字和60分的作文,基于教学上的用力和评价的尺度把握难度问题,其整体性区分度模糊些。
启示二:客观性试题得分率欠佳。15分的语言知识及运用和6分的古诗文默写,置于第4、5位且得分率52.4%、53.5%,可见语文教与学的训练和积累需要加强。
启示三:文言文阅读得分较低。21分的试题,生均得分8.45分。可能与选文较难有关,但是,中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确要纠正“阅读泛化”,强调落实,真真切切。
四、对高考语文试卷的具体评析——
(一)分析试题
1.文言文阅读得分率排名最后。5个小题考查布局符合文言学习的基本要求。第10题实词、第11题虚词、第13题翻译,第12题信息筛选、内容归纳,第14题文意理解。选材为诸子散文。
2.第10题实词实词考查“害、体、倡、度”。倡,唱歌的艺人——歌唱,“倡导”属于今解致误。第11题虚词虚词考查“之、其、则、于”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其,理解较难,一代指“言”,一代指“自己”;则,一表顺承,一表转折;于,一表比较,一作介词“与”。此题是全卷得分最低的题目。
3.第13题翻译,重心侧重实词的理解。第1句“身、虽、未有”,第2句“从、衣、文、媵”,第3句“其、入、已己疾”。没有着力句式考查,但是讲究直译。
4.第12题着力信息筛选、内容归纳。此题阅读层次较高,实际上是-*综合能力的考查。选项常常设置与原文不合一两处。当然也应该注意阐述或者解析评价的正误。
5.第14题着力文意理解。此题是新增题,让文言文学习层次加深,由“言”而“文”,强调文意表达的准确性。
(二)比较预测
1.文本选择和试题变化
试题命制时间 文本出处 意图及其试题变化
2004年 选自《放鹤亭记》 实词、虚词、句式、文章阐释、翻译
2005年 选自《记旧本韩王后》 实词、虚词、句式、文章阐释、翻译
2006年 选自《曾国藩》 实词、虚词、句式、文章阐释、翻译
2007年 选自《韩非子》 实词、虚词、文章阐释、翻译、简答
预测2008年 韵文 与2007年相似
2.文言文复习建议
(1)熟悉教材的几类文章的阅读:文学史线索——诸子散文、史传文、骈赋文、唐宋散文、明清性灵小品文。文体线索——记叙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实用性散文。
(2)积累课本注解中的实词虚词用法。
(3)为学生提供1本大约30篇的文言读本,要陌生感。
(4)方法讲授到位则行,主要是学生阅读。
(5)联系与检测并进。
五、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与赏析2组试题得分率排名悬殊——
(一)试题分析
同是《忆刘半农君》这个文本,阅读性试题得分第6位,而赏析类试题得分第1位。应该作出一些思考。
1.17-20小题属于阅读性试题,得分较低。考查要点是重点词语句子理解、内容要点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都是着眼于内容的答题,应该说,这种考查对于一直以来的“泛阅读教学”倾向是一种纠正,同时,也说明中学文本阅读要实实在在,整体把握和精致琢磨相结合。
2.21小题属于赏析性试题,得分高。考查要点是重点人物形象形象表现艺术、主要的修辞手法、文本的结构特征。都是着眼于形式,是在阅读理解基础上的提升,主要考查怎么写的。由于命题的角度好,考生答题不难,另外阅卷的主观性较强,的确得分较高。
(二)比较预测
1.文本选取和试题命制
试题命制时间 文体 意图及其试题变化
2004年 徐志摩、记游散文(翡冷翠山居闲话)
2005年 何为、写人散文(贝多芬:一个巨人)
2006年 方令孺、记游散文(在山阴道上)
2007年 鲁迅、写人散文(忆刘半农君)
预测2008年 与2007年相似
2.复习建议:第一,加强文本内容的解读,做到整体的把握和细致阅读结合,力避脱离文本发挥和张扬,加大内容理解分析和概括训练。第二,加强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阅读,做到熟悉文本、明白意思,懂得概括表述。第三,弄清楚“理解、分析、概括、赏析”等等文章阅读学概念,把握内涵。
六、300字左右的赏析与作文题得分率排名相近——
赏析类试题得分第1位,60分的大作文得分排名第2位。应该作出一些思考。
1.赏析性试题问题表现:第一,对试题要求解读不清楚;地二,空泛表达;第三,不像赏析。
如何来完成赏析性试题?第一,明确概念:赏析、简答、小作文。赏析是读者与文本间的共有关系,要沟通、发现而分析评价;简答主要是明确自己的观点,一般不作详细引述、分析和评价;小作文虽小,但是要求谋篇布局完整、考核重点写作能力。第二,文章赏析写作注意事项。观点口子小、新、深,要就文论文,要用分析评价来支撑观点,讲究述析有机结合。
2.60分作文问题表现:第一,好作文还是不多---2007年满分卷13篇,比去年多9篇;今年一类卷比例2.52%,比去年多1.18%。第二,审题表现缺陷---关键词“地”理解不准,“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没有很好把握,文体表现显模糊。
3.60分作文命制分析:第一,命题内容:家庭教育—跑的体验—谈意气—诗意地生活,强调学生实际生活性,结合自己生活的体验与感受,给予强烈的人文关怀,信息不断拓展。第二,文体格式:除诗歌外不限文体—记叙文或议论文—议论文—议论文或记叙文。第三,试题形式:材料+引导语的话题作文—导语引出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关键词义项—附加前提条件+命题作文。
4.“诗意地生活”作文分析:第一,“地”在文题中,应审定为一种动态的行为过程或者心理体验。不只是说古哲前贤之事,更重要的应该回归自我。第二,着眼“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生活指历经的实践活动,感受是指对此活动的体验、思考和哲悟。第三,重视文体的表现。最好是议论文,当然可以是记叙文。
5.复习注意:第一,以我手写我心。第二,加强文体整体训练和表达方式训练。第三,学会认真准确地审题。
七、相应的复习对策——
立体推进程序,扣紧有效细节
在科学中讲序列,在训练里求实效!
◎教学布局策略意义上的建议!
1.时间分配上,做到统筹兼顾
我想:11月份至1月为第1阶段,2月至3月第2阶段,4月5月等第3阶段。
2.抓好早读课,日积月累
集中识记“好的音形”,不要整天在题目的泥坑中滚爬;梳理“富有生命力的名句名篇”,句句过关(检测),注意复习巩固,不要每天早晨起来都是重复背诵。在12分上下功夫!
3.作业每晚25分钟,科学有序
分为1-5小题训练,可以是10道作为1次;文言10-12小题,作为1次;社科或自科6-9小题,作为1次;文学作品17-20小题和21小题作为1次。总共4次。依据自己的教学情况来布局。礼拜六和礼拜日做一套模拟卷。注意,所有试题都必须作出详细解答,并且印好给学生。傍晚答疑。
4.命制好月考题/模拟题,从整体上控制好语文复习
关键是以哪些能力和知识为基点,去考查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制选什么样的题目,检测哪些方面主题。
5.特别注意课堂艺术,学生为主,教师指导
比如练习、讨论、讲解、破疑如何配置,学生的自我整理。
◎语文学习方法意义上的建议!
1.对蕴涵新课标理念的高中语文教材的整合
教材是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提升语文能力的重要文本。一定要用好用足教材。
(1)整合六册教材的“附录”
高中一册:《简化字总表》。
高中二册:《普通话异读字审音表》。
高中三册:《中国文学的鉴赏(袁行霈)》《20世纪中国文学概述(殷国明)》《标点符号用法》。
高中四册:《中国古代文学概述(方智范)》《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容易写错的字一览表》《容易用错的成语一览表》。
高中五册:《外国文学简介(陈建华)》《20世纪中国文学概述(殷国明)》《标点符号用法》。
(2)整合六册教材的“名句名篇”。比如,诗歌精粹、文言名篇、经典美文,装订成册,记诵体味,培养语感
(3)整合六册教材文章的“精妙角度、典型素材、睿智思考”,装订成册
2.对2008年试题的变化点要注意强化、研究
(1)古代诗文阅读鉴赏
①文言文抓整体的语感,抓实词的落实,抓解释翻译;学会分析综合内容和艺术特色。
②古代诗歌抓意思梳理,抓诗眼,抓意象意境,抓表达技巧,抓知人论世,抓条理、角度和行话表达。
(2)现代文阅读鉴赏
①社科自科文阅读,运用逻辑思维方式,主要是进行信息的确认与筛选、分类与概括、把握与推论。
②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采用形象思维的方式进行,主要是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感悟与体验、联想与想象、拓展与评价。
但是,都要抓“要素、思路、主旨、语境”等等。具体说来,可以这样来抓考的重点。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