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拟引进综合素质评价

作者:不详  时间:2007/12/4 7:42:5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24
  高考成绩有望不再是高校录取的唯一依据,新的全国高考改革方案或将实行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三位一体”。11月29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指出,深化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综合改革,推进考试向评价转变,将高考转变为对考生进行全面评价。
  改革
  命题将更贴近实际
  戴家干指出,推进制度创新是深化高考改革的关键,考试命题和录取方式都要改革。命题内容的改革,将使考试内容进一步贴近时代、社会、考生的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为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积极导向的作用。
  方向
  录取引进综合素质评价
  录取方式的改革,将引进“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将其与国家统一高考相结合,从文化知识、能力水平、成长过程、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共同构成普通高等学校录取的依据。要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合作精神、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等方面对高中毕业生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
  考查
  组织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具体说来,要建立在国家指导下、由各省组织实施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对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文化课进行考查,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可以采用等级制,分为A、B、C、D几个等级。在此基础上,把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与统一高考结合起来,共同构成普通高校的录取依据。最后,建立普通高校的自主招生、自我约束。
  链接
  江苏率先考评综合素质
  目前,江苏、广东、山东等省,已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依据。以江苏省为例,该省2008年高考模式为“3(语文、数学、英语)+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其中包括学生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方面的表现。“成长记录袋”进入档案。学校在组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学校评价等方式。评价得A等的学生要在校内公示15日以上。
  据楚天都市报
  分析谁够格给学生素质评分
  按照“三位一体”的思路,在新的全国高考改革方案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在高校的招生录取,尤其是在自主招生的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有重要反映。“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保证我们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可信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处处长刘月霞说,据她了解,不少高校校长对综合素质评价都非常欢迎,但现在有些学校对高中毕业生的鉴定都流于形式,高校无法根据这些鉴定来真正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无奈之下只得仍然按照分数来录取。
  上大学也要看综合素质评价?这一新招数的可操作性引起相关质疑与担心。首先,既然是素质教育,就应该看到学生的素质因人而异,却未必是高下分明,倒可能各有千秋。结果很可能是以评判者的喜好为标准,其可信度可想而知。其次,就算素质也可以划一衡量,谁又够格给学生的素质评分?老师的人品能否靠得住,谁也不敢打包票。至于什么学生互评、家长评语,其真实性也是可想而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