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要注重总体品鉴
作者:佚名 时间:2007/12/4 13:40:0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77
一、抓诗眼
所谓“诗眼”就是指诗歌中那些最能表现主旨,显得特别精彩警策的字词或句子。诗歌往往通过“诗眼”表现其意脉,意脉乃是诗歌鉴赏的一道“铁门限”,跨过这道“铁门限”,便可正确理解进而鉴赏诗歌。
二、注意寄托、言外求意
1、凡是以古人古事为题材的咏史诗,怀古诗都是有寄托的。不论是咏史还是怀古,其意图都是借古喻今,或以史鉴今,有更深一层的寄托。
2、咏物诗大都是有寄托的。好的咏物诗,总是一方面抓住所咏之物的特色仔细描摹,另一方面还要在曲尽物象的基础上来寄托人的情思,这样的咏物才有意义,意境也就深远。特别是,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来咏物(注意从整体上去把握),借物抒怀,这样的诗肯定寓有深意。
3、对通过写景来寄托的诗歌,要看其是否有寄托,一看在写景中是否插进了一二句有关寄托的话,暗示写景是另有深意的;二看标题是否透漏或点明作品内容有寄托;三看写景是否用典,从所用的典故中常常会透露出寄托来。总之,有寄托的写景诗,总会从某个方面给我们以启示,引导我们作更深一层的理解。还有些写景诗,虽然没有明确透露什么寄托,但我们是可以从一些关键字词以及诗人感慨里看出来。
三、感受意象法
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感情形象,即所谓”意象“。鉴赏这类诗歌,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个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意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中国古典诗歌。
四、艺术鉴赏力(诗歌素养)
①艺术鉴赏力是“由于反复的经验而获得的敏捷性。”所谓经验,不仅指艺术鉴赏的经验,还应当包括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这三方面合在一起,就构成艺术修养。艺术鉴赏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修养的水平。
②艺术鉴赏的经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语感。所谓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受力。诗歌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驾驭语言的技巧,没有语感很难欣赏其中细微的妙处。
③艺术鉴赏的实践经验也很重要,诗读多了、读熟了,就有了比较,有了鉴别和欣赏。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道理是一样的。 ④知识水平对古典诗歌的鉴赏也有很大影响,广泛的知识和修养十分重要。古典诗歌的鉴赏可以借鉴绘画、书法等艺术理论的地方就很多。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