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逝的和谐之音

作者:湛江市麻章区一中 蒋建文  时间:2008/2/19 21:26:3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94
曾经泛舟湖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或长啸一声,物我皆忘,或把酒临风,横槊赋诗;曾经渔帆点点,渔舟唱晚,湖泊女神慷慨赠与人类鱼米;曾经湖水两岸良田罗列,稻米飘香。白云与蓝天共谱天空之和谐。湖哺育了人的生命,人增添了湖的生机。亲密无间,人湖共谱世间之和谐。
  可惜曾经的湖光曾经的人景将要成为遥远的记忆,昔日水光潋滟的湖泊如今却在绝望地哭泣。人湖之和谐正在一去不复返。
  君不见,曾经明哞皓齿身姿绰约的湖泊女神日渐消瘦。1949年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总共有25828平方公里,到1977年仅余14073,至今至少减少了一半。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中国减少了一千多个内陆湖泊。曾经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千帆竞发,万鸟翱翔的鄱阳湖。现在竟然只剩了面积不足50平方公里的水域、保有水量仅1亿多立方米,水面缩小8倍,缩水达99%。曾经八百里美如画天下闻名的鱼米之乡的洞庭湖。可如今湖面在萎缩,解放时4350平方公里到现在只剩下2600平方公里了,已全然没了千古“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气势。如此之湖,还是生命之湖吗。
  君不见,曾经活力四射的湖泊女神正在日益苍老。目前在我国数千个较大湖泊中,仍处于纯天然状态的湖泊已为数不多,湖泊地区原有的良好的生态系统已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约有63.6%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和污染危害,而近10%的湖泊污染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湖区生态系统被破坏,生物资源的数量大大减少。洞庭湖污染在加重,一些内湖、湖湾、港汊水面颜色由碧绿变为棕褐,甚至形成污泥沼泽。曾经的巢湖是风景秀美的鱼米之乡,而如今已变成了一个无须夸张的臭水盆。由于受到氮、磷营养盐和有机物的污染,全湖的平均水质仅能达到地面水五类标准。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一百多种藻类疯长,从西半湖发展到整个湖泊,从水面下0.5米发展到1.5米深处。全湖到处是缠结的水藻,一个好端端的巢湖被弄得舟楫无路、水波不兴。最严重时,湖水呈黏粥状,腐烂后的藻类臭气冲天、腥臭逼人。如此之水还是生命之水吗?
  究竟谁是毁坏和谐的刽子手?究竟是谁扼杀曾经湖光水色的女神?看看就知道:是谁在向湖泊举起了屠刀,围湖造田,过度捕捞,大肆往湖里排放生活和工业废水等。2005年洞庭湖湖区造纸行业排放废水就有1.07亿吨之多,造成了湖中磷氮等营养物质过剩,导致蓝藻绿藻等繁殖过快,消耗水中氧气,严重时会导致大量鱼虾水草死亡,水体发臭。
  这个谁不是别人正是我们人类自己。我们不在满足自然的无私馈赠。一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粗暴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我们曾经的朋友,大肆掠夺,赤裸裸地抢劫,正如为了得更多的鸡蛋竟然把鸡给杀了。
  不尊重的结果导致人湖成了整天小心地提防着的敌人。曾经的朋友,在人类最先背叛后,她也背叛我们。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君不见,赏心悦目的美景已不再,清澈湛蓝的湖水日益黑臭,候鸟一去不复返,秋水更长天一色成了绝响;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再,鱼虾绝迹渔业受损,空气中飘荡着难闻的怪味,洪涝灾害频繁,血吸虫这一曾经被送走的“瘟神”如今又卷土重来;2007年7月洞庭湖出现了特大鼠患,20亿只老鼠逍遥于洞庭的岸边,出现了人退鼠进的悲壮局面,人们纷纷撤离家园,把它们让给老鼠;太湖美,最美是太湖的水”的太湖2007年5月沉默无言了数年的蓝藻,终于全面爆发,无锡城中家家水臭,人人自危。饮水成了千家万户的心头之患。岁月的迁移,越来越的心头之患将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无法安居,更无法乐业。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湖泊曾经为多少文人墨客津津乐道,可是你有感觉她现在的痛吗?
  我们曾经的朋友日益走向了生命的尽头,曾经我们和她说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和她朝夕相处,也许以后没有了湖与人,人与湖,只有我们人孤独的自己。难道这还能说是天籁之音,和谐之曲吗?
  海明威曾经说过: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而鸣,也为你而鸣,别人的生活就是我们的生活,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你有感受到了吗,丧钟在为湖泊而鸣,丧钟也在为我们而鸣。现代城市越大、房子高、车越漂亮,人的生活空间反而越狭小、心灵越孤独。为什么呢?这是个很多人都拒绝思考的年代,无聊和利益大行其道,可是缺少了思考,谁来拯救越来越孤独的人类。
  也许答案就只有一个:尊重是和谐的基础,人类与自然也不例外。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