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规范试题,踏上高考捷径——谈如何利用高考试题进行高考备考

作者:海珠区教育局 刘逸朗  时间:2008/3/30 5:19:2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56
  进入高三,同学们在选择复习资料时,不要忘记了,有一类资料,它具有“科学性强”、“信息量高”、“规范化好”的特点,非常有助于我们踏上高考捷径,它就是历年的《高考语文试卷》。
  每年高考,全国各地都会有十多套高考题。这些试卷均是由高考命题专家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要求,严格命制出来的。其科学性、权威性和规范性不容置疑,对我们的高考备考都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同学们如果能合理地使用好高考试卷,一定可以增强备考的有效性,提高我们的高考成绩的。
  使用高考试卷,我们要本着“了解高考,规范训练”的目的,通过高考题来了解高考,通过高考题来知道高考题目的形式、内容和规范,让它们为我们的备考做出应有的贡献。在使用高考题时,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时效,合理选择。
  高考恢复了三十年,年年均有高考题,把它们都一律“拿来”,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说,“高考年年变”,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高考与以往的高考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会体现出巨大的不同。拿去年的高考题,与十年前的高考题相比,那绝对有“天渊之别”。但由于高考命题是遵循“稳中求变,平稳过渡”的方针来演变的,因此,拿出近三年的高考卷,我们就会发现其变化其实并是不太大。而近三年的高考试卷的变化,实际上也正是高考改革信息的反映,是我们备考当中必须特别注意的地方。在使用高考试卷时,我们的着眼点就应放在近三年来的各地高考试卷上,尤其是前一年的试卷,它与当年的高考相比,有着极大的相关性,一定要拿出来仔细研究,认真训练。而对待时间比较久远的试卷,也并不是一概不理,而是要有选择性地进行筛选,合理配合备考。比如,语言的基础题目,古文阅读等内容,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第二,精当分析,打好基础。
  每年各地十多套的高考题,都是科学而规范的试题,但与我们关系最大,还应该是“广东卷”。吃透当年本地的试卷,对准备高考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一复习的环节,一般是放在高三全面备考之前进行的,即开学之初。通常情况下,各间学校在开学之初都会把当年的高考题拿出来进行训练,向同学们讲清楚当年高考的情况。包括每一个考点的考查形式,考查内容,考题设置的特点,考点的变化等,教师都会进行详细的解说,同学们就一定要认真听讲,在老师的指下,深刻了解当年本地的高考题,做到心中有数,为一年的备考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另外,同学们还可以结合一些相关的资料,进一步把分析当年高考题的工作做到更好。如:《语文月刊》(7、8期合刊)每年高考后均会有专栏对当年的广东高考试题进行全面分析与研讨。这都是价值很高的好资料。同学们还可以从各种渠道收集一些与考题目相关的信息,如一些报纸的评论等,结合自己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学习,力争让自己对高考题目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三,整合训练,发挥效力。
  每年全国各地会有十几套高考题,而把近三年的高考题加起来,这一资料的数量也是比较大的。因此,我们就要把这些高考资料进行整合,以提高其使用的效力。整合时,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按照题型进行整合。比如基础知识板块,我们就可以按考点,把所有的拼音,成语,病句等题目整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个相对比较完整训练资料。由于是把一定量的高考题目整合起来,在解题时,就可以把同一考点的各个方面全面展示在一起,而这也是单一使用一套高考题所不达到的效果。
  按照题目的变化进行整合。由于高考的考查内容是在不断变化的,即使是同一个考点,不同的年份都会出现新的改变。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语用题”这一一向被喻为“高考改革的实验田”这一考点上。我们把若干的高考题整合在一起,可以发现题目变化的趋势,这样的训练针对性极强,效果也会不错。
  另外,就是作文的整合了。由于作文是语文高考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大家都非常清楚。而作文的“不定”因素又是高考中最显著的,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把高考的作文按照一定的规律整合到一起来。例如,同学们可以按作文的命题形式进行整合,把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题目整合在一起,进行作文的审题,构思等各方面的训练;也可以根据作文材料的语言形式进行整合,如新闻类、寓言类、诗句类等。整合之后,同学们可以全面了解高考作文的考查形式,做到心中有数,复习有方向。
  总之,合理地运用好高考题目这一优质的资源,一定会给我们的备考带来良好的效益。特别值得提醒的是,同学们在备考中,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导,主动向老师请教,及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踏上高考的捷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