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一语文教学的几点认识
作者:何红康 时间:2008/8/22 7:09:4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206
其实,初高中分属于两个学习阶段,初中属“九义” 教育,考题基本上是知识型的,在理解与运用的能力方面要求相对较低。比如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题就取自教材,学生在考前临时突击死记硬背就能考好。高中则注重考查平时的积累和综合运用能力,比如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题就取自课外史籍资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功底和阅读量。况且目前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些教学目标也互相脱节,诸如初中淡化语法,省中考也明确指出这不属考核范围,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也就根本不重视,结果在学习高中文言语法时学生必然会无所适从。另外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许多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异地求学,环境等各因素的改变,高中各学科知识难度的加大,增加了其不适应性。
如何更有效地做好高一语文教学,经过反思,就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1、做好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过渡。首先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些什么、怎么学。指导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方式及学习的重难点。入学一段时间后,可针对学生月考的体验和对一份高考样题的分析,总结归纳出高考试题的结构、知识点的分布情况以及应对考试的基本方法。逐步让学生明确:高中阶段的学习特别强调考核理解与运用的综合能力,注重思维品质的独立思考性。也让学生清楚,知识点与能力也就在那么一个范围之内。实质上高中语文的学习考试有规律可循,只要在学习中明确诸因素,会发现高中语文知识大都在初中已接触过,只不过更深更广更复杂而已,也就没有什么神秘之处了。因此,高一教师要多研究初中教材,在前引后连的基础上,教学中注意补充相关的知识点,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就会很快适应高中语文的学习,学习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才会轻松愉快事半功倍。应该说这种衔接工作应贯穿于高中教学的全过程,只是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而已。
2、重视知识的积累。我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知识系列是螺旋式上升的,语文学习靠短期强化效果不会很明显。语文-----我们的母语似乎人人都懂,但要想精通却很难。学生分数往往比较稳定,不像数理化那样松则成绩一落千丈,抓紧时会扶摇直上。况且从高一到高三,学生学习各学科的难度逐渐加深,学习任务也越来越重,要在语文学习上投入很多时间精力是不现实的,所以从高一刚入学就应该抓紧语文学习,注意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语文源于生活,积累要重视平常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
⑴、注重语言的积累。高中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本语言、规范的语言、基本的语言。在语言积累方面要有明确的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准备《现代汉语词典》和《古代汉语词典》两本工具书。第一学期进行每节课前五分钟的说话训练,内容可选美文、美段,也可选校内外、班上学生的优秀作文或日记或自己想说的话,还可让另一位同学根据听到的信息回答老师的问题等,形式灵活多样。第二学期每节课前进行专门的名言警句、成语讲解积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我校为白族聚居地,90%以上学生讲白语,教师应指导学生讲普通话,平时加强早读、背诵内容的落实。
⑵、注重课外阅读的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仅仅靠课本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贯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原则,从高一起重视《读本》的阅读,明确列出课外推荐读物,定期检查阅读笔记和读后感。
⑶、注重写作积累。从“我手写我心”表达真情实感开始,让学生养成每天写一点东西的习惯,注重写日记、周记、感想、小作文、大作文的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向校报及各种报刊投稿。每次写大作文,教师尽量也写“不水文”,注重与学生进行写作的交流。
⑷、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强调纸笔训练,培养学生动笔的习惯、阅读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和网络查找信息资料的习惯等。如听课要笔不离手,每天在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写下来……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让课堂成为思考的课堂,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也会随之养成。
⑸、积累要注重语文综合活动的开展,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家乡、校史等校本教研的语文实践,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语文素养也会随之提高。
3、教学中要重视和教材相关知识的拓展。在平时教学中要记住叶老说的教本只是“例子”,只有用好教本,用足教本,才会举一反三,才会在教本中发现贯穿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只要留心我们会发现高考试题的考点也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不会脱离教材的,我们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其影子,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认识是否到位、落实。要归纳出规律和方法,注意从备课、上课、练习、辅导、作文、考试诸环节综合考虑中拓展知识,讲清知识点、线、面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4、教师要坚持学习,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文学科是最具情感和美感的学科之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在列出必须学好语文的种种理由同时,要引导学生成为“乐之者”。当代开放的世界,日新月异的社会,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还要有系统的知识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生活视野。在校内与同组教师不断进行教学的研究与交流,互相学习,达到目标共识。学会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学会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设置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教学过程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总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以上是对做好高一语文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和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