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和谐之花在教学中绽放

作者:李鲜艳  时间:2008/10/15 10:04:4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70
  从教13年,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脚下这三尺讲台,因为这里有我深爱的学生,有耕耘收获的甜蜜,更有一个语文老师的青春之歌—“让和谐的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最爱!”
  俯下身来,让自己“低”下来
  今年教师节有幸收到一封学生来信,署名是一所高校的学生。信中说:“老师,还记得吗?我因上课不专心听讲,不完成作业,又爱和高年级同学打架常常令你头疼,无论老师在班上公开批评,还是课下的声色俱厉,我都一副平静、漠然的样子,但那次,我又因上网误课被您叫到办公室,我低着头,想用沉默迎接暴风雨的到来,可是您却给了我一把椅子,让我坐在您的对面……”“老师,正是您给我的这把椅子,给了我信心,也使我赢得了成功……”
  恍然忆起,为人师的我只不过一个偶然的举动,却改变了这个学生,竟会让学生铭记在心,影响这么久远。而与此同时,我也在想为什么一开始学生不肯和我进行交谈,却总是选择沉默和对峙呢?那一次次的家访被学生用尖锐的言语拒绝,那一次我自以为是苦口婆心的劝说,只换来学生当时无言的反抗,所代表的含义,我到现在才真正理解。无论我当时用怎样的方式都无法抛开所谓的尊严,在学生们看来,我只是一位高高在上,不了解又根本无法容纳学生的大老师而已。
  爱的基础应该是平等,师爱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友情。俯下身去与学生交谈,便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只有这样他们才敢提出问题,敢于回答问题,只有与你对话,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伙伴,才能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改革教学方法,让课堂“活”起来
  “教也,始之自学;学也,终之教人,亦学也”在语文教学中,我的责任不是“教给孩子们以行为准绳”,而是帮助他们去“发现这些准绳”。于是我精心创造宽松、宽容、民主的和谐氛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语文课堂,“活”在教学方法的多样。在教学中我发现自读课与讲读课没有什么教学上的差异,如有不同那就是课时不同。其实,此类课不在考试范围,正给了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天地。在教学中摸索出“自读课教学法”:竞赛法、讨论法、课本剧法、复述法、朗读法、赏析法、探究法等,这几种自读课教学方法既可以独立运用,又可以几种方法交叉运用。这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及充满生气的活跃气氛赢得师生们的好评。
  语文课堂“活”在教学方式的灵活。永远希望走在时代前端的我,面对网络时代,怎能让我的语文课堂还是一枝粉笔加上一本书的老样式呢?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改变学习方式是我的追求。于是多媒体走进了我的课堂,丰富的信息,互动的学习,和谐的环境,让我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动”起来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沟通、合作”的过程,所以在课堂上我总是想方让学生“动”起来。
  嘴巴动起来。把说话的权利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能言善辩。在教学中,通过创设形式多样的说话情境,让学生放心大胆站起来,无所顾忌说起来。设置生活情境促使学生总结体会说话的方法,设置故事情境促使学生“想说”,设置辩论的情境促使学生“多说”。
  脑子动起来。把独立思考的权利给学生,让学生会自主思考。和学生们讨论时,我常常这样问:“你是怎么想的?你的答案是什么?”当学生回答时,又鼓励他这样说:“我认为……”“我的想法是……”。在课堂上总是给学生一个可争论的话题让他们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民主的氛围让他们敢于质疑,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去自主探究。
  双手动起来。在教学中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动手在因特网上查阅资料,下载图片,写调查报告。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动了起来,他们能学了、会学了,也都爱学了。
  我喜欢教师这职业,更喜欢我的语文课堂教学。在这里有“心”与“心”交互、思维与思维碰撞的和谐。在这里,更有一名语文教师追求的语文教改的精神家园。为了实现新课程目标,我们必须共同建立那种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给他们创造一个得到个性张扬的自由空间吧!”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