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卷中成语辨析与修改技巧
作者:小东 药师佛 时间:2008/12/11 6:45:1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740
本人以2008届江苏各地区测试卷真题为例逐一分析同学在做成语改错时出现的10种错误,并从中总结规律。
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含有生僻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义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例如:
与父母、朋友相处,只有用“心”去沟通,才会使所有的误会、隔阂冰释前嫌,让真挚的亲情、友情历久弥新。
(无锡市2008届高三质量调研试卷)
【分析】“冰释前嫌”意思是像冰融化一样消除以前的怨恨,与语境不合,应改为“涣然冰释”。
对象误联,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的范围或误作他用。例如:
戊戌变法后,废科举,兴学校,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西方的教育体系也登堂入室,私塾成了布满历史尘蠹的老朽,科学成了新宠。
(扬州市200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试卷)
【分析】“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而句段中把“登堂入室”理解为“进入”了
类似这一类易用错的成语还有“豆蔻年华”“破镜重圆”“比翼双飞”“美轮
美奂”“炙手可热”“一劳永逸”“起死回生”“妙手回春”“济济一堂”“不温不火”“藕断丝连”“萍水相逢”“汗牛充栋”“巧夺天工”等。
褒贬颠倒,感情失当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
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贬色彩失当。
全球闻名遐迩的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将于2月3日在北京世纪剧院演出全本芭蕾舞剧《天鹅湖》。这个《天鹅湖》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版本之一,这是整个剧团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和智慧打造而成的。
(苏北三市<淮安、连云港、宿迁>2008届高三联考试卷)
【分析】“无所不为”指的是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这里褒贬有误。
类似在感情色彩上定位容易失误的成语有“守株待兔”“无所不为”“洗心革
面”“无所不至”“倾巢出动”“弹冠相庆”“过江之鲫”“党同伐异”“好为人师”
“处心积虑”“目无全牛”“高山景行”“微言大义”“运斤成风”“危言危行”“不
负众望”“蔚然成风”等。
但有两种情况应注意,一是特定的语境中,为了达到一定的语境效果,有时
可褒义词贬用,或贬义词褒用。二是有些词可贬可褒,如“标新立异”“登峰造
极”“按部就班”“左右逢源”“灯红酒绿”等
轻重失度,头重脚轻
有些成语词义较轻,有些成语词义较重,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2009语文高考一本通——专题过关)
【分析】“日理万机”的意思是一天之中要处理上万件事物,常指君王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这个成语词义很重,用在“李老师”身上就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
功能混乱,搭配不当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因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对成语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例如:
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闯关东》引起强烈反应,人们评头论足,称赞该句将近年来花样男子的娇柔一扫而光,重新定位了中国男人应有的气质。
(南通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试卷)
【分析】“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感情色彩,使用对象有误。
敬谦错位,主客混淆
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以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迹,有的用于自称(谦称),如“雕虫小技”“东涂西抹”“贻笑大方”“敝帚自珍”等;有的则用于称对方(敬称),如“鼎力相助”“如坐春风”等。如将其混淆,就可能造成误用。
在火箭队与超音速队的比赛中,姚明被对方球员殴打,麦迪鼎力相助,这使得姚麦关系紧张的传闻不攻自破。
(南通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试卷)
【分析】“鼎力相助”指大力帮助,敬词,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修饰不当,语义不通
① 前后矛盾。
“莘莘”言“众多”,前面再出现修饰语“一位”,语义上就发生抵触了。还有“大家见仁见智,达成共识”“两种工艺各有千秋、半斤八两”等等。
② 前后重复
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炼,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或句子语意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意的重复。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2009语文高考一本通——专题过关)
【分析】“生灵涂炭”的“生灵”是“百姓”之意,与前面的“人民”重复。
不合逻辑,事理不通
不合逻辑是指所使用的成语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符甚至矛盾。例如:
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家中的各种物件总是摆设得有条不紊。
(2009语文高考一本通——专题过关)
【分析】“有条不紊”指做事或写文章条理清晰,一点不乱,侧重于“条理性”,而剧中陈述的话题却是“王大妈爱干净”,“条理性”与“爱干净”两者之间缺乏语意逻辑。
不合习惯,违背常规
有些成语常用语否定句或疑问句中,而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例如“望其项背”就不能用于肯定句中,其他如“善罢甘休”“同日而语”“一概而论”“等量齐观”等。
形近易误,义近混淆
① 形近。
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
极易混淆。例如:
最近一段时间,在巴基斯坦发生的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再次给这个社会动乱之苦的国家敲响了警钟。
(广东信息卷1)
【分析】“耸人听闻”指故意言过其实,夸大其事,使人听了感到震惊。应该为“骇人听闻”。
② 义近
⑴ 义相近而用法有别。
例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前者指东西太多,宴请看不过来;后者指
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意义相近,但细细推敲,会发现前者偏向主动,后者偏向被动,因此,“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之间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一句“目不暇接”只能改为“应接不暇”。
⑵ 义相近而适用范围有别。
例如“无所不至”与“无所不为”,二者都指用于坏事。但“无所不至”指凡
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无所不为”指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因此,“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威胁利诱,无所不为”一句,“无所不为”应改为“无所不至”。
总结
通过以上逐条分析,我们发现了同学们在做成语选择这道题目时会出现诸多的失误,因此我摆出最新事例结合原理详细分析,有助于同学们在练习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攻下成语选择这道题目。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