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应从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入手
作者:蚌埠三十一中 阙坤 时间:2008/12/27 11:29:5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579
从叶老的作文教学思想中,我感受到:作文教学,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作文本质上不是一种技能,而是做人的基本素质的表现,正所谓“文如其人”。因而作文教学仅在“方式、方法”上训练,在“条条框框”上转悠,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忽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健康情、意的开发,必然束缚学生的手脚,使学生的作文变得假、大、空、淡,走入“新八股”的境地,难以实现作文教学目标。而教师呢?也终将成为“往不切实用的道路上瞎钻研。”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成长的需要,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一代新人,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做人的基本素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和未来。“文当合为事而著”,教师训练学生作文还应体现为实际需要服务,为日常生活和本质工作的需要服务的思想。
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改变脱离生活、“漂亮的假话”的毛病,回归到“自然、真诚、纯朴、亲切”的轨道上来。
如何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我认为教师应针对现代中学生的特点,重在健全人格和丰富阅历上下功夫,具体地说就是:教会学生与人交流;教导学生真诚做人;培养学生健康感情;丰富学生生活阅历。
一、教会学生与人交流
交流的目的是把自己的意见、想法和见闻表达出来,交流的方式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对中学生作文教学应按从说到写的顺序,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在现代生活中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等,不仅可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对提高作文能力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大凡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般作文都写得不错,反之连一句话也说不完整的人,便谈作文色变。为此,我从培养学生的口头的表达能力入手,来提高他们与人交流的能力。具体做法有:1、开展课前3分钟说话活动,指导学生口述见闻。2、巧设话题,让学生叙述。3、增设朗读、背诵、复述、讨论、辩论、演说等口语训练的内容。4、学生的作文草稿首先在小组交流评议。5、开辟第二课堂、创设发言机会。
二、教导学生真诚做人
真诚即真实、诚恳,体现在作文中就是抒真情,说真话,讲真知,露真心。古人云:“做人,作文以品为主”,人品、文品都以真诚为核心。初一语文第一册中提到要引导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说话要真实、实在”。文章贵在有真情实感,“真”是文章的灵魂,要使学生作文体现一个“真”字,教师必须指导学生真诚做人。我的做法是:1、以教师的真诚赢得学生的真诚。2、把“说真话”作为衡量学生作文的第一要素。3、引导学生就生活、学习中发生的事进行作文。4、进行面批,直接指导学生写真人真事,流露真情实感。
三、培养学生健康感情
“情生而意动”。情是作文的动力,也是文章感人所在。只有激起学生强烈的爱憎,培养起丰富的情感,当他们接触外物时,身心才会受到震动,“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行文时便会把激情流露于笔端。
培养学生感情应遵循:“以情育情,以理育情,以境育情,以文育情”的原则。用教师对工作、学生、事业满腔热情的爱,来感染学生的心;用富有激情的诗文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用通俗的道理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憎;抓住各种活动来开发青年学生“火一样的热情,水一样的柔情。”当学生对身边事物有了情感,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善于进行情感过滤,使情意自然渗透于文中,学会以情驭文。
四、丰富学生生活阅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叶圣陶说:“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真实、深厚的情思来。”学生生活越丰富,写作内容就越充实。的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干瘪,文章又怎样能真实感人呢?
根据叶老“生活——作文”的思想,我在作文教学中多渠道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获得主体体验。
首先:创建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语文课堂要“唤起学生生机蓬勃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在课堂上过着一种积极的——甚至是沸腾的精神生活”。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坚持组织学生谈话、讨论、辩论、演讲、表演,或播放音乐歌曲、展示实物模象、设计专门活动、巧用偶发事件等等。总之,只要教师善于创造,课堂生活就一定丰富多彩。
其次:开拓课外生活。课外有广阔的天地,既有生动感人的劳动场景,也有陶冶性灵的自然风光,更有亲手创造美的客观体验。这些真实感人的生活要靠教师领着学生去发现。多年来,我的做法是:1、在校内开展“校园、学生融为一体,互促互进,互相美化工程。”领着学生参加各种节日典礼和校园文化创建活动。2、组织学生深入厂矿企业或农村参加生产劳动,参观风景名胜或历史古迹。
综上所述: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作文教学自身的需要。离开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情感的开发;离开了生活和生活的需要,仅仅为作文而作文,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很难实现的。
2008年12月27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