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课堂各环节的效果
作者:崔其同 时间:2009/3/17 22:18:1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22
一、板面的利用问题。
作为板面其实是学生一个展示自我,互相纠正的平台,老师应该利用好。在板面上书写,便于老师对学生的书写进行指导,同学们的书写好坏一目了然,指导的针对性更强了。
让学生在四个板面上书写也便于修改完善。相邻的两个同学板示完后可以相互修改,修改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的一个巩固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责任心,也可以让学生写完后在板面右下角签上自己的姓名,这样做可以提高修改的准确度。老师在每个板面上再指派一名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检查,重点看看同学互相修改的有无失误,如发现问题及时让相应同学进行了修改。在学生们进行交流讨论时,老师也可抽空对板面再进行一次检查。这样经过三次修改完善,板面的质量得到了保障,同学们的书写效率得到了提高。
二、课堂展示问题。
以往的课堂大多是精英式的展示,中下游同学参与的次数少。这样便会使课堂成为优生展示的舞台,不利于中下游同学能力的提升。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变通一下展示形式,课堂上限制优生的讲解次数,让中下游同学多参与,利用各种形式提升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老师在量化评比中可加大他们参与的比重,这样小组长便会帮助后进生,对他们进行指导,让他们积极踊跃的参与展示。刚开始也许会出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如口语,讲解不清等情况,但只要我们坚持去做,那么后进生便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我们可以让小组长和下游同学结成小队子,课堂上让优生帮助学困生。然后根据展示课上的表现评选黄金搭档、最佳拍档,可以给他们照合影、发纪念品,形成兵教兵、兵帮兵、兵强兵的良好局面。
另外,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老师应适时进行点评、引导、拓展,让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提升。老师还应该指导学生进行点评,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检测达标问题。
在以往的课堂中,我们有时只是把学生的展示当作了一种唯一达标测评方式,这不利于课堂效果的巩固。有时参与的优生多,后进生参与少,那么课堂达标效果便不会很理想。其实在课堂中我们可以这样操作:每一个环节必须设计好几种检测形式,可口说,可提问,也可以书面检测。在操作时老师有针对性的对待转化生进行抽查,不定时,不定人,让每位同学都有一种紧张感,从而提升课堂学习效果。也可每组抽测同一水平的同学,结合他们的成绩对六个小组进行评比,这样也能督促、提升学生的进取心。
四、交流、讨论的实效性问题。
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总会出现组员相互交流讨论这一形式,但有时总感觉效果不好。如果交流讨论一开始,同学们便三五个聚在一起,交流起来往往会跑题,或目的性不强,作为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好小组长,每个小组有两位小组长,一位可以指导同学板书,一位可以监督其余同学解决问题,并且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在交流开始时,老师也可以告诉学生,在交流后每组抽查一位同学对小组进行评价,这样也可以提高交流效果。
通过近段上课,我深深的感到自己的课堂还有许多不好的现象,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不断钻研教材,用心设计课堂,让自己的课堂更完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