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贵在多读
作者: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刘永和 时间:2009/6/23 7:39:5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23
1、读出不同花样。读书,有不同的方式,而且,不同的方式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沈明峰老师在认真研究了朗读的各种方式及其作用,根据学生学习诗词的实际,根据诗词文体特点,精选了泛读、朗读、研读、选读、配音配画面朗读等,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背景,感受意象,探究情感,迁移知识,使诗词教学生动活泼,使学生学习饶有兴趣。
2、读出诗歌特点。诗词教学贵在多读。因为诗词讲究节奏感和音乐美,而且,诗词是通过意象的描写和意境的展现表现作者情感的,而意象、情景的认识和理解的目标需要通过朗读才能较好地达成。另外,诗词的平仄韵让读者琅琅上口,其节奏感和音乐美可以陶冶情操。词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等烘托作者情感的意象和意境,没有多读是难以理解的。
3、读出诗人情感。诗人写诗,设身处地,书写所见所闻,抒发所想所感。读者也就必须设身处地,体会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多读,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升华。词中作者的进取的精神和虚无的态度的矛盾,超脱旷达的希望和落魄失意的现实对比,使得作者感情因矛盾而复杂,没有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是很难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4、读出教者匠心。教学设计是独具匠心的。全篇以朗读为主线,贯穿全文。通过朗读疏通文字,整体把握;通过朗读进行探究,体会特点;通过朗读进行比较,加深理解;通过朗读课外延伸,拓展知识。朗读,是该教学设计的匠心之处,朗读,当然也就是学生体会如此匠心的路径。
当然,阅读还有许多不同的方式。还有与“朗读”相对的“默读”,这是深入细致的阅读方式,是一种便于理解的阅读。还有与“试读”相对的“范读”,一般是指教师或者播音员示范性朗读,因为范读者对于诗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朗读中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发挥,因而更容易感染学生。还有与“研读”相对的“速读”,快速阅读,浏览全篇,便于整体把握,整体理解。如果能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研究阅读方式及其特点,把“速读”与“研读”、“默读”与“朗读”、“试读”与“范读”等结合起来,也许我们还可以将《念奴娇、赤壁怀古》学习得更好。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