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思考,提高认识——高考作文高分策略一
作者:广东广雅中学语文科 何菲 时间:2009/10/23 15:37:56 来源:shanjuhuaer 转发 人气:3381
学生作文要想从二类文提升至一类文,关键是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而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则要从多读多思做起。首先,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他们积累思想精华,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次,思考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的过程也伴随着思索。而如何充分运用阅读所积累的东西,主要还是要通过思考。帕斯卡尔曾说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思考是人特有的能力,只要加强训练,人的思维水平是可以出现质的飞跃的,只要思维水平上去了,作文自然也不成问题了。这节课由于时间有限,无法完整地展示阅读及思考对于写作的影响,只能把重点放在思考上,通过确立标准,提供方法,鼓励实践这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善于思考,提高认识,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作文水平。
【对象分析】
本人任教A类中学,学生的作文比较规范,大部分属于二类文,所以,实现从二类文至一类文的提升,是我们作文训练目标。那么学生作文如何从二类文提升至一类文呢?思想认识水平的提升是关键。而广雅的学生大多来自荔湾、白云区,与其他A类中学的学生相比,他们读书少,阅读面窄,故而思想较为肤浅,视野不甚开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缺乏写作的兴趣,所以,这节课务求激发他们通过写作表达个人思想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他们有表达个人思想的欲望,教师的引导才是有价值的。同时,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会他们辨别思想的优劣,明确提升思想水平的方向,然后提供方法及实践的机会,以求让学生在这节课确有所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掌握作文思想深刻的标准,培养辨别思想优劣的能力,学会表达个人观
点,提升思想认识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高分作文,讨论总结作文思想深刻的标准;通过口头作文、
讨论交流,进行思想碰撞,提升思想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善于思考,提高认识。
【教学难点】辨别思想优劣,表达个人观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是否都想写高分作文,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稳居高分。
二、品读高考作文样文,明确高分标准。
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一号文 跳出这道框
社会历史的长河几经翻涌,浩浩汤汤,先人们披金沥沙,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生活经验,这便是“常识”。常识时时给予我们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有时,我们也常要跳出常识这道框,推陈以出新。
翻开历史这本纸页已经泛黄的厚重白皮书,亦见不少勇士“一跳”的身影。中世纪的欧洲,信教的人们尊崇“地心说”,谓之常识,可哥白尼跳出这道框,提出了“日心说”,为日后牛顿“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提供了基石;地球是互不相联的大陆组成的,这是十五世纪人们的看法,谓之常识,可哥伦布、麦哲伦等探索世界的先行者毅然出航,跳出这道框,不但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更开辟了新的历史通道;“上帝造人说”谓之常识,达尔文背负着嘲笑和教会的威胁一跳,《进化论》使人类追根溯源。李四光一跳,跳出了“中国无石油”的常识之框,大庆油田巍然耸立;袁隆平一跳,跳出了水稻产量难以提升的常识之框,温饱问题得以解决……
正是这不间断的一次次跳跃,世界一次次翻页,历史一次次被欣喜地改写。而在当今社会,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日,创新精神的大力提倡,也使突破常识的束缚有了现实意义。
文化传播需要跳出常规之框,另辟蹊径。《百家讲坛》节目火了易中天的《大众读<三国>》,于丹的《凡人品读<庄子>》,学者跳出了文化多由纸质载体传播的常识之框,于火热的大众传媒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姑且不论其利多弊多,它确实使普罗大众受益匪浅,学者名利双收。企业生产需要跳出常识之框,“汉芯1号”的成功研制,海尔公司高节能电器的成功开发不仅使企业自身获利,打破了“科技是外国的高”的国人常识思维,也充分表现了跳出常规思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当代要求。
孙中山提出悖论“知难行易”,可见要跳出常识这道框,不受权威和惯性思维的影响很重要。如爱因斯坦所说:“创造性的精神需要不受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
跳出这道框,善于利用常识却不被其所桎梏,善于动用创造性思维却又不是如脱缰野马地空想,跳出这道框,推陈以出新,革故以鼎新,划出你生命的圆。
二号文 父亲不知道的那些常识
我的父亲,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只认识自己的名字,对于他来说,很多常识不“常识”。
父亲来看我,他从他那深蓝色的口袋中拿出一个红色塑料袋,小心翼翼地说:“娃,这是爸从你阿三叔开的小商店买来的‘腿火肠’,兴许你爱吃。”全宿舍的人听了哄堂大笑:“那是‘火腿肠’,真是乡巴佬,连常识都不知道”。其中一个女孩说道。父亲望望我,孩子般低下头,双手搓着眼前的塑料袋。我回头看了那位舍友一眼,依旧安静地说道:“是的,我的父亲是乡巴佬,但是他培育出的女儿并不比任何一个城里人差,我爱他。”第一次,我在父亲面前说出这句话,奇怪,以前觉得很别扭,可是现在,我坦然地说了出来。
高三最后一次家长会,班主任说,叫你家长过来吧,我们都想知道他教育子女的心得。我知道,从高一到高三,尽管成绩总在全年级遥遥领先,每次开家长会,我的家长总是缺席。老师说,你这个做班长的,应该先做个表率。于是,父亲来了。老师让父亲上去发言,父亲不会普通话,于是,操着一口客家话,父亲只说了一句:“娃很听话,不用管。”这时,我听到,课室里,学生与家长一片窃窃私语,有的说:“普通话,这是常识,连这都不会。”父亲听不懂,还以为别人在夸他,于是,高兴地朝人群笑笑,走了下来。这时,一个调皮男生用客家话对父亲道:“没文化,连常识都不懂。”这一次,我什么也没说,拉起父亲的手,走出了课室。一路上,父亲总是自责地重复那句话:“娃,爸不好,没常识,老给你丢脸。”我将父亲送到车站,说道:“爸,有时候,不一定人人都知道所有常识,我不知道尊重他人算不算常识,如果算,他们难道就知道常识?”上车前,父亲将一个边角已磨损的红包递到我手中,说道:“娃,快那个什么考了,别省着用,爸在家好着,别惦记。”
我承认,我的父亲没什么常识,他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他不知道“万有引力定律”,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四季交替,他不知道地铁,他还不知道什么叫高考,但他知道在高考前叫女儿别惦记他,多吃点肉,好好考。父亲不知道他们知道的很多常识,但他们难道就懂得要尊重人这个常识?
父亲啊,有些常识咱不知道也罢,只要咱还知道如何去爱人,去尊重人。您放心,女儿不会让您失望,我还给您买了一条裤子,准备在明年那个他们知道的常识,而您却不知道的父亲节送给您。
【提出问题】
1.划出表达文章主要观点的句子。
2.将文章的主要观点与学生常见观点进行对比,从而明确何谓思想水平高。
第一组观点对比:
(1)常识推陈出新,能够让我们走向成功。
(2)常识推陈出新,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力量。
(3)常识推陈出新,能够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它在当今社会表现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创新精神的大力提倡。
分析:(1)(2)两句皆为学生平时常用观点,适用于许多题目,所以是肤浅的,缺少针对性的;(3)句相反,它是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后得出的独到见解,故而较为深刻新颖。
第二组观点对比:
(1)常识推陈出新,需要信念、勇气、毅力
(2)常识推陈出新,不受权威和惯性思维的影响很重要。
分析:(1)两句皆为学生平时常用观点,适用于许多题目,所以是肤浅的,缺少针对性的;(2)句相反,它是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后得出的独到见解,故而较为深刻新颖。
第三组观点对比:
(1)我们要善于运用常识。
(2)我们要敢于挑战常识,要有创新精神。
(3)跳出这道框,善于利用常识却不被其所桎梏,善于动用创造性思维却又不是如脱缰野马的空想.
分析:(1)(2)两句只讲了问题的一方面,(3)句看问题更为全面,有辩证色彩,故而(3)句更为深刻。
第四组观点对比
(1)常识易知而难行,例如,奸商、贪官。
(2)城里人文化水平高,当然知道要尊重人、爱人这一常识,但是不去做;乡下的父亲文化水平低,但是对于尊重人、爱人这一点做得很好。
分析:(1)句所揭示的问题是学生们常说常写的,(2)句揭示的问题不是学生们常关注到的,但这些问题确是长久、普遍存在的,(2)句察旁人所不能察,更为深刻新颖。
小结
(1)何谓思想水平高?观点新颖深刻。
具体表现:察旁人所不能察;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有辩证色彩。
(2)只要思想认识水平高,用任何文体都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三、现场口头作文,激发思维活力。
题目:“由‘最牛班规’想到的”
事件概述:
去年年底,网站论坛上一则名为“最牛班规”的帖子成了热点。该班规中有很多项罚款名目:“不交作业,一次1元;旷课,一次5元;说脏话,1元一次,30元包月……”
写作要求:针对事件中的一点或多点表达个人观点。
1、学生发言、讨论、交流
2、教师总结角度
预设:正面、反面、个人、学校、教育、管理……
三、总结:
要想作好文,多读多思是根本。读与思相比,读为基础。这节课主要展现的是思的过程,教给大家何谓深思,教给大家如何深思,而读,就要大家平时多下功夫了,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