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作者:高二(11) 王学彬  时间:2010/3/10 18:06:1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978
  一、快速了解班级状况,使班级工作尽快步入正轨
  高二年级是学生的世界观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也是高中阶段极易发生问题的时期,随着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所以班主任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更加充满困难和挑战。
  1、快速了解学生状况。我是本学期才接手高二(11)班班主任的,这个班是年级三个重点班之一,接手前通过和老师的交流,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非常多的不良情况,于是在开学初我将主要精力放在观察了解学生方面,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班级管理规定,班级公约,并利用和学生个别谈心、主题班会等形式,逐渐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优良学风。本学期,重点解决了上课、自习课说闲话现象,作业不认真甚至不完成现象,考试不诚实等现象,收到了预期效果。
  学习风气好不好,良好班风能不能建立,学习时间是保证。于是我要求学生每天早晚都必须提前到班学习,我自己也按照要求准点进教室,监督学生的学习,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学生基本适应了要求,能自觉的学习的人多了。
  2、加大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力度。在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实践中,我先采取强制性的管理,就是要求学生必须无条件做到,待好的习惯养成之后,再注意指导学生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又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入一体。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规划、料理、调控自己,使自己在集体中成为班集体的建设者。
  3、有效地利用好每周一的班会课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例如,通过举行“我为什么读书?”“大学 我并不遥远的梦”“带着诚信考试”等主题班会,向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诚信教育,意志教育,珍惜时间的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等,这些活动大大地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形成。
  4、培养班级管理体系。开学初,通过民主选举组成班委、团支部,制定班级管理量化评估积分细则,对班干部进行定期培训指导,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等方式,建立完整的班级管理体制,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提高他们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努力逐步培养出一批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威信高的班干部,并进一步带动了班风学风的好转。
  二、始终抓好“学习”这一中心工作,形成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学校,中心任务还是学习,班主任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负责,必须为学生升学负责,所以建设优良班风学风非常重要。
  1、管理好课堂纪律,尤其是自习课纪律,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上课认真、课后及时巩固,养成学习习惯,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珍惜学习时间。
  2、坚决制止学生抄作业和不做作业的现象,要求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并且限时完成,提高学生的作业速度。做作业时不讨论,养成独立探究的习惯。
  3、杜绝考试作弊现象,诚信考试,每次考试完后,让学生及时归因,查漏补缺。
  4、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学生们向班里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学习,树立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增强竞争意识。 
  三、加强与科任教师的联系,为任课教师做好服务工作
  1、创立良好的课堂纪律和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为教师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老师和尊重老师的劳动,让学生养成上课认真听讲,认真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2、作业布置、早读的安排、课前的准备、作业的督促和检查,英语听力训练等,都是学习委员和课代表的工作内容,切实减轻老师繁重的劳动。
  3、为任课教师与家长间的交流创造机会,增强相互了解与信任。
  4、每次考试后及时召开科任教师联系会。了解各科学习情况,科任教师的要求,协助科任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难。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