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不倦教学,矢志不渝育人”演讲稿
作者:伍云芝 时间:2010/4/14 10:00:47 来源:wyz0816 原创 人气:1965
下午好!2009年,对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收获颇丰的一年,更是不断成长的一年。这一年,刚呆完产假的我抛开了孩子小,老人身体不好,离家远等诸多困难,欣然接受了文科班班主任和两个教学班的教学任务。我深知:要想圆满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唯有踏踏实实地去努力,不断学习和探索。虽然充满挑战,虽然忙碌操劳,但我很充实。成长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的过程!
“德高为范,博学为师”。古人云“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教师必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和行动去唤起学生的热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因此,我常参与到学生中去,用比赛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第三册语文书中有大量的诗词需要背诵。开始,我只是要求学生背,第二天去检查,结果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去做。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积极背诵古诗、词的行列之中,我便亲自参与到学生中去,与学生进行比赛看谁背得又多又快又好。我每天的早自习,总是先作好示范背给同学们听,这样同学们见老师都在虚心学习,也跟着背。就这样,我天天如此,全班同学也天天如此,跟着我积累了很多著名诗、词,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写作水平。虽然这样花费了我的大量时间,但我觉得非常值得。因为在我的影响下,我教的班级学习语文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同学们都比着学,赛着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我追求的境界。我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广泛汲取营养,转变教育观念,上活每一节课。讲《荷花淀》一文时,和学生一起讨论了文章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后,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默读课文并质疑。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那些妇女形象都没有具体的名字?”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新颖,是一个教学亮点,便脱离了原来设计好的教案,让学生一起讨论并试着为她们起名字。片刻,有学生说水生嫂应该叫荷花,美丽而高洁;有学生说羞涩的那个应该叫小芳,美丽又善良(众大笑,该生显然受歌曲《小芳》的影响);有学生说泼辣的那位应该叫小翠(学生对《边城》的印象很深)等等。课堂气氛空前活跃,于是我让学生分角色将一段经典对话加上名字演绎为忸怩版和泼辣版等不同的版本让学生表演,学生读后尽管大笑,但仔细体会后总觉得不是味道。于是我进一步启发他们:这些妇女最后成长为什么人了?学生们恍然大悟。小小的名字竟会有这样深刻的含义,学生们非常兴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抗日战争乃至近年来的中日关系。这样一来,一篇小说成了一篇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因此我认为语文学习中,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认真备课,把握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活”好,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案,那么最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自然就爱学语文,学语文的热情就越高涨,如此循环,我所带班级的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在市联考中超过了十中、十一中。
此外,对待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而我要说:我不会轻易地举起教鞭,我不会轻易地放弃,因为差异是一种资源,不同是一种财富!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长成参天大树才是社会的有用之材,鲜花和绿草同样让大地焕发生机!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百炼成钢,但是,铁和钢是等值的!班里有个叫王帅的学生,他的言行着实让老师头疼,甚至有学生说,和他一起上课,要让他出精神损失费。他在高二年级是出了名的!我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虽然成绩差,但脑子极为聪明,记忆力极好。所以就特意为他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天单独给他留作业,每天早晨检查它完成作业的情况,并且每隔三五天就进行一次电话家访。时间长了,看着他认真地记着笔记,听着他熟练地背诵,我知道:王帅这颗小草一样能开花!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爱护他们,给他们更多的空间,尊重他们的个性,珍视他们的体验,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呵护!懂得了这一点,在恨铁不成钢的遗憾里,就会多一点老师的反思!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是佛教中可遇而不可求的境界。那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理解,那份安详、静谧的心态,那种乐观自信的坦然,那种无言的感动,正是我追求的师生关系的极致。一路走来,一直以学生为荣!当我看到学生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时,当我看到学生迎面走来时露出的笑脸,当我听到学生亲近地喊我一声“班妈”时,当我收到学生的祝福短信,手机响个不停时,我似乎能闻到心灵绽放的幽香……那种快乐又有几人能懂呢!
可是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想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好,就得舍弃对家庭的奉献。不满一周的儿子丢给了丈夫和身体并不好的婆婆,年迈的母亲我无暇照顾。每天清晨我在看着儿子还在熟睡中的脸庞,听着他偶尔发出的“找妈妈”的呢喃声中走出家门,走在路灯还亮着的街上,去坐公交车;而晚上回家时路灯又已亮起,看到的是儿子那张极其困倦而又坚持着不睡等妈妈回家的倔强的小脸儿。记得那次儿子生病在医院输液扎针时,勇敢地伸出胳膊,想哭又忍着,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对我说着“我叫魏大胆,不怕,不怕!”。听着这稚嫩的声音,我知道,对儿子,我已亏欠太多!我的心在自责,却从未后悔!因为我知道,作为教师,永远也卸不下这一身的重担!尽管我不是个优秀的妻子,优秀的母亲,优秀的女儿;但我一直努力做优秀的老师,优秀的班主任。今天我的心情很复杂,我的心里,有着对工作的激情,有着对儿子和丈夫的歉意,有着对婆婆的感激,还有着得到领导和同事认可和赞许后的幸福!我觉得很骄傲!我相信付出必有回报,我相信过程决定结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或许我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或许我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但我也不断地成长着,不断地感受着学生带给我的希望,领略着课堂带给我的激情,品味着教学带给我的喜悦!我将满怀信心、满怀激情、满怀憧憬,将教育进行到底!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