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创新作文一席谈
作者:好生初级中学 张文莲 时间:2010/5/6 19:58:18 来源:飘落的藤花原创 人气:3509
一、厚积才能薄发。
著名的文史学家邓拓说:“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积累主要指生活的积累和书本知识的积累。写作也是一样,必须注意生活的积累和书本知识的积累。积累生活,反映生活,真实的再现生活是文学作品具有生命力的首要保证。只有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开出的花朵才有生命的活力。《诗经》之所以流传千古,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巨大的影响,就因为她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是劳动人民真实生活的反映。民歌具有生命力也是如此。文学史上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如果作家们能够向民歌学习,常常形成一个时代的文学创作高潮。教学生写作应该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学生认真的观察生活,写出的文章才真实可信,感人至深。
学生写作除了要有生活的积累之外,还应把握好另一个源头,即认真学习别人的作品。文学发展的历史,就是继承与发展的历史,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杜甫正是继承了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才写出了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并影响了后世许多文人的创作。徐志摩也正是借鉴了外国诗歌的精华,才创造出现代诗的精美的结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语言宝库库存寥寥无几,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中学生应该广泛涉猎中外名著,汲取它们的有益的营养,并背诵古典的散文、诗歌名篇,以增加自己的文学积累。俗话说:“文选烂,秀才半”。烂熟几百篇好文章,在肚子里扎了根,就好比打仗有了几百子弟兵在身边一样,随意驱使,受用不尽。作文就能够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博学才能多才
凡是有成就的作家,往往是多才多艺的。曹雪芹不但是伟大的作家,而且精诗词,晓戏曲,通医药,对饮食、服饰等都极其了解,这些知识对《红楼梦》的创作当然是有益的。王维不但是著名的诗人,而且还擅长绘画,所以才有“观摩洁之诗,诗中有画”的赞誉。哈代的作品结构严谨,有建筑的美感,这也与他早年所学是分不开的。学生学习各类知识,会自然的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给写作带来新鲜的活力。中学时期是打基础的时候 ,更应该引导学生学好各方面的知识,诸如地理、历史、美术、音乐及自然知识。很难想象,一个各方面素养都很差的人,在文学上会有杰出的成就。
三、多练才有出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学习写作,只博学是不够的,还须勤于练习。学生建立日记本和阅读笔记本,间日一做,每周三次,并每学期完成12次作文练习。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机会。通过实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大增强,作文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现有多篇学生习作在报刊上发表。
四、创新才是根本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近年来,创新作文的呼声越来越高,创新就是屏弃虚假的文风,真实的反映生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文章应见解新颖。见解新颖就是作者的看法、认识、主张,应该发人之未发,做到人无我有,人先我优。由于受司马迁的影响,孟尝君礼贤下士、仗义疏财似乎已成定论,但王安石却写出了自己的见解。《读〈孟尝君〉传》全文只用了三句话就充分驳斥了世人的观点,指出孟尝君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雄,根本称不上礼贤下士。正因为王安石的见解独树一帜,语句铿锵有力,无容质疑,跌宕起伏,所以被清沈德潜评为“语语转,笔笔紧,千秋绝调。”
其次,文章选材应该新颖。写作文时,无论是何种文体,都不可避免的要运用一定的素材来表达一定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所以,素材的选择是较为重要的。以高考作文话题“答案是丰富多采的”为例,很多同学在论证这一观点时,所选的材料诸如“苹果横着切能切出五星”的发现、“雪化了以后是什么”的答案,这些问题早就引起了大讨论。因此,试卷中千篇一律,雷同面甚广。因此,选择新颖的材料并赋予材料鲜明的时代感和前瞻性,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
第三,写文章要注意构思的精巧。同样的写作素材,由于材料安排的不恰当,会引起不同的表达效果。朱自清的《背影》是感人至深的,原因除了选材真实,语言表达充满情感以外,文章的构思也十分巧妙。首先,将“背影”置于我奔丧回家、家道中落的时候,增添了文章的悲凉气氛,为全文奠定了灰色的基调。其次,将父亲对我的关心照顾与我的不屑和自作聪明对比着写,突出了父爱的深沉与细腻。第三,以“背影”贯穿全文,文章由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开始,到再现泪光中的“背影”结束,中间浓墨重彩的详细描述了父亲给我买橘子时的背影,这样使文章一波三折,由背影一脉贯之,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四,文章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要善于出奇制胜:好的结尾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欧 亨利、契诃夫的作品,推理以巧取胜,情节引人入胜,很值得同学们反复揣摩玩味。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文章玛蒂尔德辛苦十年、最终偿还的项链却是假的为结尾,出乎读者意料。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麦琪的礼物》等,结尾都出奇制胜,不落窠臼,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与遐想。
另外,一篇优秀的作文,还应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个性是人之与人,物之与物不同的、有突出区别的地方和特色。“文如其人”,一篇文章如果没有自己的特征,那就没有什么生命力。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正因为鲁迅、郭沫若、周作人、冰心、朱自清、茅盾、老舍等 人的小说或文章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才使得现代文学异彩纷呈,群星璀璨。学生作文也是这样,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文风,老师应恰当的予以指导。老师千万不能把自己的东西强压给学生,使学生作文能够健康的发展。
“桐花万里丹山路 , 雏凤清于老凤声”。中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季节,发展潜力是很大的。中学时代正是打基础的时期,如果抓住作文创新这个有利的时机,让学生认真的体验生活,广泛的涉猎群书,勤于练笔,善于创新,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作文一定会文才俊拔,雏凤声清!
(好生初级中学 张文莲)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