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地资源,创新作文教学
- 资源简介:
约4670字。
立足本地资源 创新作文教学
思考,让我们走得更远!
中路九年制学校
二○○九年十二月
立足本地资源,创新作文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越发凸显出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相对阅读教学仍是一个薄弱环节,而在农村中学则尤其如此。特别是像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生活相对落后的偏远山区,初中生相对视野不开阔,阅读面狭窄,作文水平普遍不高。有很多学生对作文毫无兴趣,每次作文都只图完成任务,根本没有写作动力,更无情趣可言。虽然有不少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尝试和改革,在快速作文、自觉作文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作文教学依然走不出误区,仍然停留在写写练练、讲讲评评之中,仅仅表现为一种教学常规或模式。学生的写作水平提不高,更谈不上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那么,我们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滞后究竟有哪些根源,以我们张义学区为例,试作一分析。
1、缺乏系统、全面的素质教育之作文教学理论的指导和培训,走不出应试教育的巢窠。作为作文教学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和主导者的语文教师,不管是近年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还是有着数十年教龄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或中青年骨干教师,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从应试教育走出来的,从根本上缺乏系统、全面的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和培训。很多教师观念陈旧、教法呆板,加之受质量压力的影响,作文教学往往只是重复于大量的写、练、评,局限于审题、立意、选材的讲评和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应试训练而已。如此的训练,自然只能培养机械的作文,为了考试而作文,谈不上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更谈不上创新。
2. 经济滞后,基础条件差,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阅读教学跟不上时代步伐,难以满足作文教学的要求。作文教学本身有着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需要师生增加知识的储备量,提高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但由于经济落后,学校图书存量少,且图书陈旧,适应性差,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而学生也因家庭经济条件差,很难添置满足阅读需要的书刊。在信息教育方面,络的接触少之甚少,加上家庭和教师对引导不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和信息的获取与储备。
3. 生活空间狭隘,视野狭窄,立意、选材难以出新。师生生活在乡村,受生活环境的制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加之,校园教育教学活动的相对集中,一般来说都走不出校园,走不出学校、家庭这个生活区。出门少、阅历浅、视野窄,对外面的精彩大世界缺乏了解,无法感知日新月异的周围世界和新人新事。其结果,导致学生作文的素材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