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
作者:石家庄市鹿泉曲寨中学 安冰花 时间:2012/10/10 9:16:11 来源:anbinghua原创 人气:3563
叶老曾说过:“阅读得其法,写作能力也随之增长。”可见,阅读之法是写作之法的基础。我在多年的阅读教学中,总结了一套自己的作文教学模式,以教材中的范文为拐杖,用每一篇范文的特色作垫脚石,帮助学生走出了作文难写的困境。下面我以河大版八年级(上)课文《明湖居听书》为例谈谈我的教学方法。
一、审题立意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能吸引读者,使人产生阅读的强烈愿望,能帮助解释文章的主题,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因此,要写好作文,必须认真审题,确定作文的中心。在阅读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弄清题目的意思,分析作者是怎样紧扣题目来写的,从中学习审题的方法。
在教学之初,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课题的关键字眼是什么?主要写听谁说书?课文主要表现说书人的什么?从分析中学生懂得了审题抓关键词语,并围绕关键词作文章的方法。
二、选材剪裁
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选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因此,选材必须紧扣主题,而且不但要让学生弄清文章主要内容,还要指导他们理解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明湖居听书》这篇文章围绕“听书”这一中心写了“观众听白妞说书”这一中心事件,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还要不惜笔墨写听书场景,琴师的演奏,黑妞演唱及听众的反应与评价?这是否偏离了主题?通过认真分析得出,这些内容更好地烘托了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很好地突出了中心。学生从中明白了作文选材的原则:写作的素材可以根据主题进行剪裁,根据主题的需要决定主次详略等。
三、布局谋篇
明确了文章的主题,选择了适当的材料,并不一定能写成一片好文章,还需有合适的结构,把材料组织起来,巧妙地表达主题。看来一篇文章的结构也要服从于表现主题的需要,适应不同体裁的特点。因此,阅读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弄清课文的层次结构,理解其好处。
《明湖居听书》虽然是中篇小说的节选,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大段:听书前;听书中;听书后。作者先写戏院子座无虚席的盛况:听众之多,听众之广,再写琴师的演奏,黑妞的演唱,层层衬托,层层铺垫,层层设悬,吊足了听众胃口之后,再让白妞亮丽登场,收到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动人效果。学完这篇课文,学生自己写作时,会认真思考如何巧妙地安排文章结构,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四、炼词造句
主题、材料、结构都确定了,可也还只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最后还要落实在语言表达上,因此炼词造句也是写文章的重要基本功。这就需要引导学生从每篇范文中学习生动、鲜活的词句,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明湖居听书》中在写白妞说书时,使用了大量排比、对偶、夸张、博喻等修辞方法,写了白妞唱腔的变化特点,表现了白妞的绝技。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语句的成功之处,并反复朗读,然后让学生进行仿句练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另外,在教学其他不同特色的范文时,还可以指导学生分析范文中开头结尾的方法,过渡照应的方法,恰当的写作顺序,画龙点睛的议论,生动形象的描写……使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有“法”可依。
“读书费力,作文省心。”我们只要在阅读教学中多下一些功夫,使学生在阅读中学到更多的写作知识与技巧,再加上学生平时勤奋练习和老师在写作课适当的点评,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慢慢提高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