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的考点和解决办法

作者:百色市右江区龙景中学 岑笃良  时间:2013/4/8 18:47:2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771
  中考议论文的考点和解决方法如下:
  一、 准确归纳文章的论点。
  解决办法:通过看题目,看开头,看结尾,再结合看全文的内容层次来把握论点。解答时,可以修改原文的语句概括,或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概括时语言要简洁,句子要完整。这个考点的题型有如下这些:
  1.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概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是选择题。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的句子回答)。这是用原文的原句来答。
  3.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这种题目,可以用原文来答,也可以通过修改原文的句子来答,还可以自己组织语言来答。
  二、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解决办法:事前要熟悉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方式。阅读时边读边用铅笔划出带有总结段意层意的词句或过度性的语句,再综观全文理出文章的论证层次和结构。如抓住“先说说有业之必要”、“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这些句子,就能抓住《敬业与乐业》这篇课文的层次和结构。这个考点的题型有下面这些:
  1.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结构为:引论(①)——本论(②③④)——结论(⑤)。这题是选择题。
  2.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                        ;五是                     。这题是归纳出其他层的层意。只要理出五个层次并有一定的归纳能力,就不难做出。
  3.汶川大地震为什么难不倒我们中国人民?(分点作答)这题就要把握全文的层意后才能回答。
  4.请你具体说明第⑥段的论证思路。这题只是要求你理出一段话内的层次。若有理出全文层次的能力,此题也就会做了。
  三、指出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解决办法:先要熟悉议论文的各种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答题时要结合语境来回答。这个考点的题型有下面这些:
  1.下列名言与第③段苏轼的事件所反映的道理相同的一项是(  )。这是选择题,只要理解给出的各句名言的意思和苏轼事件蕴含的道理,就容易做。
  2.⑤⑥段主要运用何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这题除开要指出论证方法外,还要结合这两段的内容来回答它们的作用。
  3.请你指出一个能证明“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追求的”的论据,并作出简要分析。做这题时,所指出的论据要与观点相一致,并围绕观点对论据作简要分析。
  四、体会语言特点及其作用。
  解决办法:事先要了解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并结合语境来讲它的作用。这个考点的题型有下面这些:
  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第④段中的加点词“任何”“一切”,强调了居里夫妇能够保持淡定心态,不为点滴名利所动,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选择题不难做。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灾难发生后,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把抗震救灾作为首要工作,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这题不仅要能说出“迅速”的意思,还要结合作者的观点来说明它的作用。
  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宁静致远:                                  这题不能孤零零地解释这个词的意思,而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来说它的意思。
  五、联系实际谈感想。
  解决办法:要依据文章的观点并联系生活实际来谈,两者不要脱节。这个考点的题型有下面这些:
  1.请结合选文内容,以实际为例,说说我们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精神?这题就要从你平时观察到什么事物,并从中认识到这个事物的特点和有关知识来谈。
  2.“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你对这一观点持何种态度?请结合自己实际谈谈。这题首先肯定这种观点,再讲讲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一次发现,哪怕有一点点的发现也行。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