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阅读,把握主旨

作者:襄阳一中 郑 成  时间:2014/3/14 20:41:0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773
  (1)人物,古人、亲人、友人。如陈子昂的《燕昭王》,杜甫的《蜀相》,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是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无限追思和仰慕之情;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黄挺坚的《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等,都表达了亲人的思念之情;白居易的《寒闺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贺铸的《捣练子》系列,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都是夫或妻对对方的思念之情;王勃的《送杜少附之任蜀川》,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等,都是表达对朋友的真挚情谊。                                                                  (2)事情,不少的古典诗词的叙述事情的成分并非只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 所专有,一般的诗词也存在,例如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五律八句,前六句仅30个字,就写尽了一个书生从听到边报到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同时表达了盛唐时代尚武好战、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和书生忠君报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仅仅四句28个字就叙述了春天洛城的夜晚的折柳笛音引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这么一个过程;再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虽然也只有短短的四句,却也有叙事的成分:一个有月亮的晚上,秦淮河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烟雾,作者坐的船慢慢靠近岸边一个酒家,这时,从高高的酒楼里传来了歌伎唱出的亡国的音乐--《后庭花》,在这叙事里面,已经包含了作者对晚唐衰世统治阶级不思国事、寻欢作乐现实的深深感叹。                                 
  (3)事物。单纯的抒情诗词很少,一般都有所凭借,而凭借的往往都是某种典型的事物,像山水、草木、花鸟、鱼虫、太阳月亮、风雨霜雪、音乐建筑等等,无不成为诗人词人触发情思的媒介。别的不说,单说“花”这个事物,就有梅花、兰花、菊花、荷花、桂花等,都被作家们赋予不同的形象意义;而且,每一种花,在不同的作家眼里,就有不同的形象意义。例如,“梅花”,在北宋“梅妻鹤子”、终身不仕的林和靖的笔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表达的是高士、隐人闲适淡雅的情怀。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里的梅花,遭遇令人同情,品格让人敬仰。联系到作者的政治遭遇,就不难看出:遭遇是作者的身世缩影,品格是作者的高洁化身,所以,这里的梅花,应该是失意的英雄志士的突兀形象。毛泽东的“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完全突破了陆游的哀怨牢骚、顾影自怜、孤芳自赏、脆弱感伤的格调,塑造了一个坚持真理、英勇卓绝的时代先驱者形象。联系当时的背景,不难发现,这个先驱者,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且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作者赋予了这样的先驱者、革命家、战士威武不屈的战斗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至于“山水永存、人生苦短”、“草木荣枯、青春不再”、“伤春悲秋”、“望月情怀”等等,无不是以具体而特定的媒介而触发的情思。                                                                                                                    总之,在鉴赏古典诗词时,只要我们善于找出作者刻意描述的对象(人,事,物),并认真分析这个表情达意的附着点,就很容易把握诗词的主旨。
  3,古典诗词的思想情感。古典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一般有迷恋、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对这些,不仅应该作到心中有数,而且应该学会分类、对应,例如:酒与愁,月与离,羁旅与思乡,战乱与忧国忧民,离别与亲情、爱情、友情,怀古与沧桑变迁、怀才不遇,名山大川、田园寺庙与仕途失意、超凡归隐,草木荣枯、花谢春去与人生易老、变化无常等等,都是具体的典型的人、事、物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一般对应关系。心中有了这些对应关系,再去鉴赏诗词,差不多就可以明确诗词的主旨。例如,曹操的《短歌行》里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李白的《将进酒》、《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元稹的《六年春谴怀八首》“伴客销愁长日饮”等等,酒与愁之间的联姻古来已久;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刘禹锡的《金陵怀古》、《石头城》、《乌衣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等,这些怀古大都与怀才不遇或沧桑变迁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只要我们多留心,多总结,这些对应关系俯拾皆是。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