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语文备考最后叮嘱

作者:佚名  时间:2015/6/3 22:56:1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50
  冲刺阶段语文备考总原则:
  文言翻译:字字落实
  诗歌鉴赏:用准术语
  名言名句:工整字体
  现代阅读:分条列举
  写作立意:阳光积极
  语文基础知识
  【应对策略】
  字音、字形题要善用排除法
  做语病题,一定要默读
  3个病句的错误类型一般不会重复,这是你可以利用的地方!
  现代文小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应对策略】
  不急不躁:沉着
  句句落实:仔细
  9分——志在必得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应对策略】
  扎根课本  学会迁移
  文言翻译  字字落实
  12分——志在必得
  8分——量力而行
  最后阶段要重温课本,翻翻、读读课本中重要的史传篇目,如《鸿门宴》《荆轲刺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等,以便打通应考时的迁移之路。
  一、文言实词题
  ★ 实词:将给出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记住: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往往都是错误的。(这个规律适合绝大部分试题,但不是绝对的,不要形成思维定式。)
  ★ 不要忘了推断词义的一些方法:利用语境,利用词性,利用对应的结构,借助成语佐证等。
  ★ 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二、文言虚词题
  ★答题技巧: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只要知道一个的用法、意义就差不多了,另一个按照这个意义带进去看通不通,就可以判断两个是否一样了。
  三、信息筛选题
  ★答题技巧:注意主语对上号、性格特点对上号,再用排除法。
  ★ 注意:题目中有没有“直接”这样的字眼。如果出现了“直接”,有一个诀窍,某的句主语不是主人公就可以排除。
  四、内容归纳题
  ★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
  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好恶是否恰当等,有时甚至是某一个实词理解出现问题。
  一般错的都是细节的地方,不会是整个大句子出现错误。
  五、文言文翻译
  翻译:★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一一对应(除文言句式)。
  答题技巧
  1、要有“得分点”意识,那些句中明显重要的词语(尤其是动词)一定要准确落实到位。
  2、注意人物姓名,不要将姓名在翻译中错误地译出。
  3、注意一些特殊句式。
  4.操作时要打草稿。
  【诗歌鉴赏应对策略】
  知识积淀显神威
  记牢术语不吃亏
  ★ 阅读诗歌时要注意“三注意”:一要注意题目。二要注意作者。三要注意注释。注释中的“贬谪”“闲居”等字眼往往与答题有很大关系。
  ★ 初读诗歌后,给诗歌定个位:哪一类诗歌——咏物、边塞、怀古、送别、思乡、山水田园……,然后回忆一下老师当时讲课时所讲的各类诗歌的基本情感。
  ★超级提醒
  ● 注意命题者这样的问题“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本诗(词)体现了作者哪些情感?”一定要结合具体诗句!
  ● 命题者考修辞手法,你的答案一定要是修辞范围——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双关,一定不能写白描、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
  ● 命题者考全诗或者全词用了什么主要的手法,往往是大手法,这时要先考虑是不是对比、反衬、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 命题者考“哪种”,那你就只能答一种。命题者考“哪些”,可以稍多一点。
  ● 当题干分值是3分,而且还两问,这时答案一定要简约。
  ● 答题一定要分点,4分以上的题目最起码分两点。
  【名篇名句应对策略】
  不比智慧比功夫
  不比技巧比重复
  重复出熟练  准确出分数
  规范默写是硬道理
  1. 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像小学生一样一笔一划写字,切勿卖弄。
  2. 一时出现思维短路,想不起来的句子,暂时放过,有时间再回头想,回想时尽量朝前背诵段落。
  3.默写结束,最好回头检查默写有没有笔误,有没有可能导致扣分的不规范书写,及时消灭,不留遗憾。
  4、注意防止漏写承接作用的关联词语。
  文学类文本阅读
  【应对策略】
  重温文本特点  把握题旨意义
  拓展思维深度  条分缕析作答
  坚定得分信心  保证书面整洁
  ★ 如何实现快速解读,把握选文的主旨。
  A、读标题,画导图、明大意。
  B、过渡句、中心句、议论句。筛选信息。
  C、开头、结尾的描写句。往往要你说作用。
  D、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答题步骤
  A、读懂题干,利用题干中包含的信息揭示。
  B、查语境。
  把命题所涉及到的内容放回到原文中→找准相关的信息区,然后还要认真搜索相关信息区的前后,看是否有与之有并列或承接或递进等关系的语句、段落。  
  C、看赋分,配答案。
  一般来说,现代文阅读每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这也决定了每个题目的答案要点一般不可能只是一点。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如果命题人在作答处已标明(1)、(2)之类序号,则按序号答够要点。如果未标明序号,考生也应该心中有数,不可只答一点了事。如果题干中有“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哪些”等提示,更要认真把握住。
  语言文字运用
  【应对策略】
  重温近三年高考题:明晰命题规律点
  反思自己知识体系:明晰备考得分点
  第六大题  写作(60分)
  【应对策略】
  注重规范   一定完篇    保证字数   整洁文面
  中心立意   阳光积极    规范套路   达标第一
  写作时,要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题目(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
  在上考场前要有自己的设计:自己擅长的写法是什么,文章的整体结构应如何,材料分几个系列在头脑中要有积累,甚至大致的开头和结尾的方式,都要有事先的准备。
  高考有责任选拔出知识、能力过硬的高水平学生,同时,也有责任选拔出心态良好、心智成熟的优秀青年。而写作正承担了这些责任,作文题也以此体现出更大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写作中谨记要体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导向,反映时代主旋律。    
  其他应急措施:
  1、通看试卷,了解总体情况,安排答题计划。特别注意在这5分钟内要看一下作文题目(目的是激活你的潜意识),但考试不能先写作文。
  2、作文题目太熟悉或太陌生。
  首先,这对每个考生都一样。太熟悉时,要小心陷阱!太陌生时,也许是充分展示自己真本领的好机会!无论如何,都要小心读材料,读提示语,读话题,读要求,不放过题目的任何一个字。别忙着动笔,让它在大脑里发酵。
  3、作文缺材怎么办?首先全方位搜寻法,包括
  A、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含自己在周围环境中的所见所闻)
  B、学过的课本中的内容,试卷中人物传记事例。
  C、课外读物(书籍、报刊影视等)中留在记忆中的活跃着的材料。
  D、辅助材料搜寻法:一为纵横法,纵的指以时间为线索,古往今来;横的指中国外国远近等;其次是正反法,先想一想正面材料,再想一想有没有反面材料。
  E、老师经常讲的实例
  4、老师说“还有十五分钟”,我的作文才写了一半。
    别慌,稳稳神。简化自己的文字,把最精彩最打动人的例子和句子写出来;多分段,甚至,一句一段,对话,每个人说的分一段;还不够吗,呼应开头,把开头的句子稍变一下,抄下来;再补充一个例子或者名言,吟四句歪诗;重申自己的题目或观点;成功了,八百字有余!
  5、在应考作文时,有时由于审题不慎,写对一半才发现文章偏题或者离题,但若重新构思则又没有充裕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更弦改辙写上半篇几段,倒不如将错就错完成通篇全章。当然要尽可能牵强附会、力挽残局,在扣题点题、分析总结上下功夫,在议论抒情、结论收尾上下文章,而且要反复地多呼唤话题。
  6、考生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
  温馨提示:
  1.及时填涂答题卡。做完选择题要立即按顺序涂卡。免得最后一道题做不出来,苦思冥想而忘记了时间,到考试结束时就来不及了。
  2.注意使用0.5毫米黑色水笔答题,在规定区域内答题,不能答错位置。
  3.草稿纸的使用要得当。可以用于翻译和作文提纲。
  4. 在做完考题后,一定要注意检查答卷,减少不合理失分。首先检查是否答完全卷,因为可能有暂时搁置的考题。任何一个题目都不能空白,空白就一分也不能得到,实在不能解答的题目最后应猜答,猜答也是解答。
  5.选择题检查时要注意,如果确实拿得准可以更改;如果拿不准,不要轻易改动,不妨将就第一印象。因为第一印象头脑清醒,直觉往往是正确的。
  育星教育网 www.ht88.com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