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经验介绍词
作者:佚名 时间:2016/3/4 10:49:2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266
今晚代表老师们在此发言,甚是惶恐,不到之处,请大家指正批评。
不知从何时开始,“管理”二字在我脑海里总是这样被理解的:管理,就只是针对那些需要被管的人,而这些人肯定只是少部分的,其实很多情况下,大多数人,大多数学生则一定要多引导、多指正。所以我在班级管理中,并没有把太多的心思放在用条条框框的制度来约束学生。
记得小时候,看见几个舅舅正在训一头刚成年的骡子,训它如何乖乖拉载货物,而那骡子也确实野性十足,桀骜难驯,舅几个连续训了几天,都没将其驯服,后来外公回来,见此现状,一言未发,径直走到那畜生跟前,瞬时他扎稳马步,用肘顶住骡的耳根,一手握紧缰绳,将骡头摁下,并同时暗示几个舅舅马上驾车装货,那骡见此现状,发疯一样的挣扎,可怎么都挣扎不脱外公的手,货装毕,他慢慢松手,那骡见有时机,顿时如箭矢出,驾车狂奔而去,可由于货物较重,那骡没奔多远,速度已减大半,外公紧追上去,并且每隔一段路程,就往车上再加些大石头,知道骡子快要拉不动为止,他再没有继续加石头,而是让骡子放慢速度,以匀速走了许久的路,知道骡再也拉不动为止才停下,稍作休息又返程而归,但在回来的路上,他每隔一段时间,他看骡快拉不动的时候,他又一次次的把石头卸掉,以致能保证让骡能勉强到家。几经许久,终于到家了,卸下车,骡如释重负,望着早已为他准备好的青草和美料,乖乖的、温顺的走了过去。就一次,骡服了,乖了!
我对此事百思不得其解,外公有何能耐一次就将其折服?后来他告诉我:骡有骡的秉性,只要力度和策略得当,训其不难。后来想想,此方法甚是合理,因为:力度在管理,策略重引导!
刘校前不久说过:无事之时小事大做,有事之时大事化小。这其中就正隐含着“管中有引,引中要管”的真谛!所以在我看来:做任何事都要重策略,更重引导。
在我八年级中途接手我们班的时候,班上也有几个个性极为张扬的同学,其中一个抓过老师的衣领,掐过班主任的脖子干架,大家知道,这种学生肯定是“吾有三分理,看尔奈我何?”,对其强行管教肯定不行,甚至会适得其反,将事态扩大。那该怎么办?
为了重点教育这个以及其他几个欠管的学生,于是,我给自己定了一个习惯:每日都将学生们不好的行为习惯一点点的记录下来,而记录的重点自然也就是他们几个了,因为有句谚语叫“擒贼先擒王”。每一次他们追逐打闹,趴桌,睡觉等等,我都不会正面跟他们发生冲突,因为那样只能使事情更糟糕,因为这种学生“吾有三分理,看尔奈我何?”,所以这种学生只能讲策略,只能重于引导,于是下课后我都会拿出记录本,叫他们自己写清违纪的事件,时间并签名作为依据,并且一周点评一次,周周如此。所以每个星期的班会课对我来说是何其的重要,而那个自我约束最差、睡觉最多的学生自然也就是记录最多而成为了重点被点评对象了。
班委依据记录本,经商量之后,马上就拿出了方案:1:因为总是睡觉,抽凳子一周,让他站着上课效果好。2:帮值日生扫一大周地。3:学份检讨,诚恳改过。而当班长公布并有全班同学举手表决的时候,该同学却不屑一顾,行为嚣张,一副我是老大的态势,对班委的决定不以为然。而此时同学们已民主举手表决已定,全票通过方案1。该生见情况不妙,脸色稍有变化,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全班同学对反对他,就连他蓄谋已久的那个女孩子也不例外,他慌了,忙站起来说“老师,这次就原谅我,让班委别抽我的凳子了,我主动给大家写检讨。”最后,班委同意了,我自然肯定尊重班委会。班会课结束了,但对这个孩子的教育还才刚刚开始,以后还得继续严格管理,耐心引导,因为各位班主任都知道,这种学生仅一次是根本教育不了他的。
第二天,我发现他地面上有纸屑,于是立刻拿出记录本走过去说:“签字?”
“那个同学桌下也有垃圾啊?”
当我转身去看的时候,那同学的地面已收拾的干干净净。
“没有啊!他的很干净。”
“他刚刚才捡的”
“对,他是在我没发现之前就捡干净了,说明他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那我也捡了,还要签名吗?”
“要,因为你的纸屑到现在仍然还在地上,你还是签名吧!签了之后我叫班长帮你弄干净,就不用麻烦你了。”他听我这样说,不好意思早已玩下腰去将纸捡掉。
就这样,我一次次的联合班委会跟他碰撞和无数次的沟通和引导,他慢慢地他屈服了,变化了。正如我们赵级长说的“如果因为学生调皮而不去理他,那么学生也不会理你”。就是这样一次次的理,这个敢跟爸爸妈妈都有干过架的孩子变了。两个多月后,我接到了该生家长的第一个电话,而电话中只是一句话:“齐老师,谢谢!”
而在这个学生身上也验证了陈董的一句话:“管理,就是要去管,要去理,不能光管不理!”所以我也认为管是次要,而理才是关键,因为理更需要耐心。
“我就不交学费,看你们学校能把握怎么办?”这是我刚刚接手这个班就收学费时一个家长说的话,我至今还清晰如见。如此嚣张,当时我是又气又恨,心想“我一定要拿下你”。同时我也马上将此情况反映给刘校,刘校坚定地说“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家长必须搞定,你大胆去管,年级组和学部随时跟进”。这下子,我心里有了主心骨,意念更加坚定,一定要拿下这个家长,因为他在我们班家长中影响特大。可是我又刚刚接手,一时间也找不到突破口。时间一天天过去,我暂时没有再跟那家长提过学费的事,大约十天左右,我打通了家长的电话,勉强聊了几句,但我后来很感谢那个电话,因为从家长的口角中听到了一丝线索:“我这小孩啊,太懒惰了”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开心极了,因为我有机会了,因为我似乎找到了能攻下这个家长的突破口。那我就从懒惰管起。
学生叫莫警良,后来我叫他阿良。阿良确实也算是班上最懒的一个了。
“阿良,快,擦黑板!”
“怎么又是我?”
“你长的帅嘛!”
“哎”,他很不耐烦的把黑板擦啦!
下课了。“阿良,垃圾桶等你很久了”
“为什么又是我”,我答道“因为你又长帅了!”他拖着不太情愿的身子把垃圾给倒了”
课间又到了。“阿良,没水了,饮水机都快被你渴死了,快去装点水”。
“老师,你也太不公平了,你怎么不叫其他同学啊?老叫我?”
“其他同学没你帅,再说咋俩关系好啊!”
“老师,你就别闷我了,你不公平,我不去打水,你叫其他人,”
“不去?”,
“不去”。
“真不去?”,
“嘿嘿,真不去”
然后我再没有要求他,而是自己拿着桶亲自去打水,几个同学见此现状,都冲上来,从我手中将桶夺走,争着抢着要去打水,我把桶夺回来说:“这一次,我去打水。”
下午水喝完了,“阿良,没水了”。他抬起头看着我,似乎不愿意又迫不得已的起来,拿着桶,去打水了。
就这样,我每天都会让他做多点事。而他也每次都愿不愿意的每次都完成了任务。
后来一次班会课上,班委会评出了给班级最大贡献的人是啊良的时候。阿良笑了,全班同学都看到了他的变化,给了他一次有史以来最热烈的掌声。他更加开心了。
后来我多次寻找机会跟他聊天,沟通,给他讲很多为人的道理,也无数次的教他在家里要如何如何,他每次都聊的、听的很认真,而且过后他基本都做到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理、所谓的管和所谓的引导吧!看着儿子的变化,我跟家长的沟通也越来越顺畅,后来他的学费交了,而我仍还在继续引导和关注着阿良,八年级第二个学期,阿良的学费交的最早。
在我的概念中,管:只起一时的效果,而引:则起一世的效应;管:只能屈服别人的行为,而引:却能改变一个人的内心和思维。
总之,我们班班委做管,我做理,我来理会家长和引导学生。
谢谢大家,我也提前祝愿我校今年高考旗开得胜,再造辉煌,也祝初三年级在赵级长的带领下初三中考大捷和全面突破我校70%的高中升学率,为盛兴再建新功!谢谢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