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断案:薛宝琴身世探源

作者:佚名  时间:2017/5/17 11:37:4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106
  这叫人从何说起呢?宝琴是薛家人,在荣府,她隶属于王家党。贾母是个“凭谁也巧不过”的聪明老太太,她怎么会明确地反对宝琴呢?但询问一个女孩儿的生辰八字,的确又与宝婚姻和出身有关。当时,想给宝琴说媒的,并不是贾母一个人;还有凤姐。其中详细的原因,后面我另行解释。
  例证之三:
  有的读者,把王夫人认宝琴作了干女儿;把贾母非常喜欢宝琴、让宝琴晚上跟着自己一处安寝,都用来做为宝琴出身高贵的证据。这些结论更是不明所以。书中明言:王夫人认宝琴做干女儿,是贾母逼迫的。贾母让宝琴一同安寝,除了喜爱之外,自有其它原因:就是担心宝玉的性情,可能要去眷顾、亲近薛氏姐妹,而黛玉又多疑;贾母担心他们又要闹出事来。
  至于贾母逼王夫人认宝琴做干女儿的妙处,更值得一议。
  以上就宝琴的出身,列出了三大疑点。其实有疑点的例子还很多:比如宝琴初到之时,钗、黛对宝琴的态度,都曾令宝玉大惑不解。更重要的——是在那出戏的最后,凤姐要与宝琴做媒的话,等等。这些都是作者在传达给我们有关宝琴出身的另一些信息;虽然都关乎宝琴出身,但绝与“高贵”无关。
  1,荣府众人如何赞美宝琴?
  宝琴,与“丰年好大雪”的宝钗之家,同为薛氏一族。薛蝌、宝琴兄妹,与薛蟠、宝钗兄妹同是薛氏一门的分支,他们是叔伯关系的兄弟姐妹。加之宝琴出场之时,各个人物对宝琴不厌其烦的赞美,很容易使读者认为,宝琴之家与薛蟠、宝钗家一样都很富贵了。
  之所以有此种认识,还因薛姨妈对宝琴那些夸赞式的介绍和评价。如此以来,就连细心的读者,同样会陷入宝琴高贵出身的迷宫。但清醒之后,我们可以来“反思”。
  《红楼梦》有一绝,绝非其它泛泛的作品可比。曹雪芹是在艺术地写实。书中人物的对话、人物的语言的写实程度一一与人物的个性、身份自然有关;与人物关联的事件、环境,更是有关;还与相关人物的个性、情绪、态度无不关联。用一句红楼口语来形容,就是极其“对景儿”。如此以来,因人物性情的多样性,又会令读者对其语言常常产生真假难辩、虚实相糅的现象。这也是常常产生分歧的根缘。但只要用心对照人物的个性来分辨,还是能够辨得出“真和实”来。
  毫无疑义一一因为作者还是想让读者明白,他的那些迫不得已而隐去的真事;更主要的,他也想让读者明白这些真事背后的真谛。曹雪芹这种作文功夫,就是鲁迅先生所断:正因写实,转成新鲜。
  基于这般“写实”的思路,再回到红楼人物对宝琴出场之时的评价和评论上来。对照相关人物的个性和身份,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宝钗、薛姨妈、贾母、凤姐;还有宝玉、黛玉等人对宝琴的赞美——以她们的性情或个性而言,大多是在“说谎”罢了。是不是呢?当然,此种说谎,绝非有意行骗之谎言,而是现实生活中虚与实、真与假的相对性。曹雪芹把握得极其周道。
  但宝玉、宝钗、黛玉三个人的说谎,又要区别对待。尤其是黛玉和宝玉。
  宝二呆子的言语特征,就不消多说。他对所有女性一一包括娼妓、优伶、泼妇等,只要不是那些“长着死鱼眼睛”、专门欺辱捉贱女孩子、与男人合污了的混账婆娘,他基本都能抱以博爱之情;况于才貌可人的琴妹妹乎?所以说:从宝玉的嘴里,绝对辨不出女孩子的真正出身。但黛玉不同,她只对高洁的同类说真话、显亲近。
  其他的人物一一如贾母、凤姐、薛姨妈、王夫人之流——以她们的个性,更应从其口中,向相反的方向去认识,才较为靠谱。此类人物,因其地位和身份的特殊性,她们往往所说的,全是违心背意的假、大、空的话,即通常所说的面子话,但又绝对不是废话。然而,其中的凤姐,又是特例。因此,她们面子话,也不能用作判断宝琴真正出身的证据。只能以她们的地位、身份和个性,来深究其话底之音。
  2,宝钗与宝琴
  宝钗“虚伪”的个性,自不必多言。而关健在于:宝琴是自己的堂妹,关系到是自己人。再说,大家也都在赞美宝琴,倘若自己再去随大流,岂不是有了王婆卖西瓜之嫌?而即便宝琴果真出身贫贱一一依宝钗的个性,也绝不会说出口。因此,从宝钗言语的表面之意,也断不定宝琴的真正出身。
  宝钗对宝琴说说过一句貌似妒忌的话:“我就不信,我哪里在就不如你了。”只这一句,可见琴、钗之间,有着某种天壤之别。宝钗还是很虚伪(含蓄)的。她的这句话还能说明:宝琴,与标准的封建淑女宝钗之间,并没有本质的相同之处。也就是说,薛宝琴的某种气质,在姐姐宝钗之上。
  众人不断的赞美与宝姐的“忌妒”,说明薛宝琴暗藏“精神品质高贵”的气质。以叛逆者的角度观照,宝姐缺乏的正是此点。宝钗随分入时的精神之美,超越了物欲。而宝琴已经获得了众人高于宝姐的赞美,可见宝琴“精神品质高贵”的一面不同于宝姐。宝琴高于宝姐的人格修养,可见她们的文化修养不同。
  琴、钗姐妹之间的客套,宝钗做为姐姐,她的话是在半恭维宝琴,又是在半答谢众人对宝琴的特别关爱。曹雪芹的写实艺术照顾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总之,宝钗对宝琴说的话,还是无法证明,宝琴有等同于宝钗的高贵出身。
  3,黛玉和宝琴
  黛玉的醋劲,每当见到一个新来荣府的美女都会发作。但这次对宝琴,却一反常态,叫起宝琴如直呼亲妹妹一般。友好和蔼的态度,令宝玉大惑不解。黛玉亲近宝琴,可见她们之间,丝毫没有物欲所带来的交往障碍。其次能够说明,她们之间,也绝对没有情敌关系。显然,宝玉担心黛玉会对宝琴吃醋。但这回,他真的猜错了。宝玉哪里知道,黛玉在人事学问方面,其实比之宝姐不相上下。
  黛玉对宝琴的态度还可以说明:宝玉和宝琴之间,并没有婚配的基础。黛玉很清楚,王家党既然有宝钗这个主角,就绝不会再抬出一个宝琴来同唱。但这只是第一层原因。其实,宝玉根本没有料到,黛玉早就看透了宝琴的真实出身;曹雪芹卖的关子,也就设在这里。
  需要说明,作者顺便刻画了宝琴眼中的黛玉和宝琴眼中的荣府;以来决定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个复杂的大观园。这个话题暂时放下,后面详议其因。
  综上所述,最终还是没有定论——宝琴的出身究竟是不是高贵。就是说,以这些人的赞美宝琴的话,无法确定宝琴的高贵出身。
  4,其它评议宝琴的相关信息
  宝琴初到荣府,有些人的话,还是可信的。大观园中,还是有几个喜欢说实话、说真话的实诚君子,她们是:晴雯、湘云、探春、琥珀等。当然,黛玉、宝玉;还有宝钗,也算是实诚君子;但他们三个有特殊性,上面已经说过,不再重复。
  探春和湘云两个,对宝琴的评述和相关对话、还有她们和宝钗的对话也涉及宝琴的出身一一但因篇幅较长、引用起来实在麻烦,我将在后面几节中逐步引用说明。此篇,重点说说怡红院的晴雯和袭人两个,对宝琴的态度。
  宝琴、岫烟、李纹、李绮四人来到荣府,最先是晴雯评价说:她们四个人,都像水葱一般。这样的评价,以晴雯的身份和文化程度而言再合式不过。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