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断案:薛宝琴身世探源

作者:佚名  时间:2017/5/17 11:37:4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107

  按说,你薛蝌发嫁妹妹,如果真的是因父亲死了、家中无男人做主,但母亲还活着。母亲即便因有“痰症”而无法尽职尽责一一因母亲还活着,你薛蝌也应该先去找你的亲舅舅等一些母系要紧的亲戚来做主,为宝琴发嫁才对。
  倘若你的母系亲眷一边,没有个像样的好亲戚;或是舅家贫贱、绝户等因,与翰林梅氏不般配;下来呢?应该去找你的薛氏一族的族长这样的负责人来做主才对。这些说法,并不是我的凭空猜测,而是封建时代的礼教规矩。当今社会亦然。书里说,你们薛氏之族,不是“丰年好大雪”吗?
  那么,薛宝琴首先是薛家姑娘一一如果母系这边又没有个像样的亲戚;你们薛氏的族长呢?出面做个主,总是可以的。何苦叫薛蝌兄妹跑进京里来,求王氏、求贾氏呢?更奇怪的一笔是:你薛蝌欲发嫁妹妹,却偏偏要“闻得凤姐之兄王仁进京”,才急着要赶来。反问一下:倘王仁不进京,你妹妹宝琴是不是就不发嫁了、要留在薛家当一辈子的姑娘?就是这个理儿。
  2,王仁,究竟是谁?
  先提请注意:王仁,与薛蝌、薛宝琴兄妹之间,并不是亲戚关系。
  凤姐之兄王仁这个人物,在前80回,只出现过两次。如果确实存在一一那么,他就是贾琏的一个大舅子;就是薛姨妈、王夫人的娘家侄子;也是贾宝玉、薛宝钗、薜蟠共同的舅家表哥。
  请诸位仔细看看:王仁与薛蝌、薛宝琴兄妹之间的亲戚关系,隔着一大层呢;王仁,并不是薛宝琴、薛蝌兄妹舅家的大表哥。或者说,他们并不是亲戚。退两步说一一即便是亲表哥,终究是亲戚一一说句难听的,你们薛家不是“丰年好大雪”吗;你们能做主发嫁本族姑娘的族中能人,难道都不在了?
  所以说,这些问题,总是矛盾。当然,王仁这个人物,我并不认为原著中就一定有;极有可能是高鹗等续书人,为自圆后文而捣的鬼。这个问题先放下。
  显然,薛家的能人,并未断绝。全当薛蟠无能、不是好东西;宝钗姑娘家的、年龄又小;他们无法替宝琴做主一一幸好,薛姨妈还活着。她虽然姓王、是王家姑娘。但丈夫死了,她可以算做婆家薛氏一门的女当家。婆家的侄女薛宝琴的婚事,倘因发嫁之事、真的无法着落,薛姨妈可以出面操操心、也应该出面做个主。
  但如果要是认真起来、说得生份一些一一薛宝琴首先是薜家姑娘;她要发嫁,先是薛氏家族之大事。如果现在轮到一个薛家寡妇的头上、来操心薛家姑娘的婚事一一你们薛氏的“丰年好大雪”,总是让人怀疑。
  3,究竟谁该为宝琴做主?
  再退两步说:因宝琴许配的梅翰林、大小是个京官,有大脸面,别人不好做主;而需要凭借薛姨妈这个王家姑娘的势力来体面一下,也行。但又与薛姨妈的侄子王仁什么事呢?王仁假如真的很能干,薛蝌仍然应该先找薛姨妈;再由薛姨妈去找王仁、王夫人或凤姐、或王家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但绝不是你薛蝌可以直接去找王仁的事;除非你薛蝌有能力与王仁、梅家,重新拉起一个新的利益圈子。这才算真本事。
  显然,薛蝌能求到荣府,他就没有这个能力。
  请保持清醒,别嫌啰嗦。在封建伦理等级社会中,这些都是很正经的关乎世情礼道的大事。而以结果的情况来看,薛姨妈很尽职尽责。这种等级、先后、主次的人情游戏规则,正确与否先不论;于礼教人情社会中,总是存在。
  4,薛氏一族与王氏的关系
  以上问题说明,即便薛蟠、宝钗的薛氏一族,也并不是想象的那么荣光显贵。他们之所以“丰年好大雪”,是因为薛氏的薛蟠、宝钗之父,娶了薛姨妈这个王家的好姑娘为妻,才风光起来。
  此论,联系到论巧姐之时、与刘姥姥有牵扯的王京官一脉王氏的情况相似。王京官,就是贪王家之势,才与王家连宗并自降辈份。
  再者,书里常有凤姐对贾府其他人夸耀说:我们王家如何、我和太太的嫁妆如何的炫彩。其中有两例可门圈点:一、宁府贾珍派贾蓉,向凤姐借了一个玻璃炕屏来显摆、招待贵客。二、凤姐最得瑟的一句,向贾琏如此说:把我王家的地缝扫一扫,能够你们贾家吃几年。凤姐比郭美美厉害多了哈。
  总之,宝钗、薛蟠之家的所谓“丰年好大雪”,看来也应该是沾了舅家王氏的光罢。而薛宝琴、薜蝌一脉薛氏,实际上与王家并无血缘关系。那么,宝琴怎么会因为姓了薛、就一定会出身高贵呢?
  退八步说:如果宝琴之父,是一般的官员之家、或富有之家,能与梅翰林结亲,应该至少在小康之上。然而这样的家庭,却何止于为了姑娘的发嫁,还去劳动一个“转折亲戚”之王家?倘因薛父亡故,薛氏果真再无做主的能人,一个薛姨妈站出来完全可以;她以薛门当家媳妇的身份,来主持宝琴的婚事,倒也合情合理。
  但是,若由薛蝌做为兄长的另一支薛氏,求到王家的王仁,岂不是有辱于薛姨妈在薛家的地位?又置王家于何地?
  当然,如果为了婆家薛氏一个侄女宝琴的婚事,薛姨妈去向娘家的侄子求情、借娘家王氏的大势,来主持薛宝琴与梅翰林家的婚事一一前面说了,此理,就行得通。但若就此来定论薛宝琴一定“出身高贵”,实在大不通。
  5,薛姨妈的“风度”,缘于贾母所赐
  薛姨妈最终主持了宝琴的婚事,不但她尽职尽责,并且连宝钗、贾母、王夫人、凤姐、宝玉、黛玉等许多人,也都为宝琴的婚事操心。荣府人对薛蝌也很好,还把刑岫烟许配给了他。薛姨妈真是个“慈姨妈”。
  但这件事,其中的道理,是这样的:宝琴与梅翰林家的婚事,只有薛姨妈愿意出面做东,王家才会帮助。如果王夫人也肯出面帮助干女儿宝琴,那王家、贾氏都可以出面帮助。请注意,这时候的薛姨妈就“变了身份”,成了王家的姑娘。而王夫人就成为“双重身份”,不但是王家姑娘,还是贾氏的当家媳妇。倘若她们老姐俩,都肯一起来主持宝琴的婚事——宝琴的身份,一下就鲤鱼大翻身。抛开薛氏不提,宝琴不但是贾氏的干女儿、如同贾氏之女;同时,她还是王家的“干外甥女儿”。这样,宝琴的身份就“高贵”无比了。自然,这荣耀,都是王家的脸面。
  然而,任凭薛姨妈、王夫人和凤姐怎么巧,都巧不过贾母。
  既然宝琴这个干女儿,是贾母强迫王夫人所认;那么,这些面子,最终都归于老太君。只有这样,在荣府一一王家党出面主持宝琴与梅翰林家的婚事,才顺理成章。但还要清醒,这种结果,绝不是因为宝琴的出身高贵、也不是因为薛氏的“丰年好大雪”;而是因为有王氏、贾氏的面子在撑着。
  通俗地讲:你们薛家的姑娘发嫁,都让王氏、贾氏来操心;你们还有何面子可言?不“呸”你们都算给足你们的面子了。
  那么,薛氏的丰年好大雪,究竟怎样?宝琴的出身高贵论,还能站得住脚么?
  6,“凫靥裘”与宝琴的出身
  曹雪芹创作自评:字字看来皆是血。
  那他怎么会在大雪天,独把宝琴一个美若天仙的绝代佳人,就差点儿冻着了?芹公究竟在玩什么花招?
  书的表面看来,薛蝌兄尽父职、为妹妹发嫁,进京来是为准备婚事。
  可是,以宝琴的聪敏多才,从南方到北方——难道她连基本的生活常识也不懂、就不为自己准备几件过冬的衣物?再说,既然宝琴那么“出身高贵”兼富有,何止于连一件过冬的披袄也没有?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